[实用新型]电加热玻璃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1189.9 | 申请日: | 200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95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平;李强;裴贵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市海港区跃华工业技术玻璃厂 |
主分类号: | H05B3/84 | 分类号: | H05B3/84;H05B3/22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066001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玻璃的改进结构,可有效地控制影响视觉效果的光带产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玻璃的需求日益增加,功能性玻璃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电加热玻璃作为一种功能性玻璃被广泛地用于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诸多领域。
电加热玻璃不仅是指在通电的情况下,使玻璃加热起到除霜、除雾的作用,而且还要保证玻璃的透视效果。因此在国内大部分使用的电加热玻璃,主要是将电阻丝直线均匀的分布在两层或多层玻璃中间。具有加热均匀,玻璃透光度高,利于大批量生产。但是电加热玻璃在光的照射下,因为采用直线分布的电阻丝,使玻璃表面出现一条“光带”,通过光学原理的分析,产生“光带”的主要原因是电阻丝直线平行分布在玻璃中间,对光形成镜面反射作用,使光的能量集中而成像,从而产生“光带”,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的视觉效果,尤其用在交通工具上,对驾驶员可能造成视觉误差,影响驾驶员的正常驾驶。对于这一问题,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进的电加热玻璃,其具有不同分布的电阻丝,达到兼顾除霜、除雾及提高透视效果,消除产生“光带”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加热玻璃,包括玻璃和电阻丝组成,其中具有在两层以上的玻璃之间均布排列有曲线状的电阻丝。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提出了该电加热玻璃的改进结构,曲线状的电阻丝有助于消除“光带”的产生,提高了应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曲线状排列的电阻丝,其疏密度按照玻璃尺寸的大小来设置确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述的曲线状排列的电阻丝,通过粘接层直接粘接于玻璃表面;或者是由电阻丝粘接于薄膜上,其夹于玻璃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玻璃,所指的玻璃透光体,也可以是有机玻璃,应根据其实际用途来选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按照使用需要,也可以使用玻璃和有机玻璃相互结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是:因采用的电阻丝为曲线状的分布排列,这样玻璃在光照情况下,通过对光的满反射作用,使光的能量不能集中,因此不会成像,这样可有效消除“光带”的产生,从而得到良好的视觉效果。用于交通工具上可提高驾驶员的视觉效果,既能满足除霜、除雾,又不产生“光带”,提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和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质。
实施例1
参看附图1所示,该电加热玻璃,采用双层玻璃1,具有将其中一玻璃1的表面进行处理,使其表面上具有一定粘性的粘接层2,该弯制成曲线状的电阻丝3粘在粘接层2上固定,使其夹于两层玻璃1之间而成。因电阻丝3呈曲线状弯曲,有助于消除“光带”的形成。
上述中,所述的电阻丝3直接与玻璃表面接触,可有效提高玻璃的透光度。
实施例2
参看附图2所示,它与图1不同的是该曲线状的电阻丝3固定在具有粘性的薄膜4上;使其具有电阻丝的薄膜4安装在玻璃1之间,通过高压釜和真空仓制作电加热玻璃。
本实施例中,均采用玻璃来制造电加热玻璃;除此之外,可以采用有机玻璃;或者是玻璃和有机玻璃的组合体,应根据实际应用来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市海港区跃华工业技术玻璃厂,未经秦皇岛市海港区跃华工业技术玻璃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1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射频线性相位集总参数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砂刻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