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连续掘采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1194.X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6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杨韬仁;王步康;杨勤;金江;白桂文;叶竹刚;杨敬伟;年魁;侯林;刘映刚;李露云;周旭;雷煌;丁永成;马凯;王佃武;呼守信;陈庆贺;石博;唐会成;高爱红;张维果;常映辉;张小峰;马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25/06 | 分类号: | E21C25/06;E21C29/22;E21C31/02;E21C35/2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06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连续 掘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连续掘采机,属煤矿井下采煤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连续掘采机是长壁工作面巷道掘进、短壁采煤的主要采掘设备,具有适用范围广、运转灵活、搬迁快、投资少、掘采、输送连续一次性完成等优点,特别适用恶劣环境地质条件煤层的开采,是一种实用范围广、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连续掘采机械。
连续掘采机起源于美国,美国也是使用连续掘采机最多、最有成效的国家,其采煤产量的50%是连续掘采机生产的,常用于长壁工作面巷道的采掘,英国井下开采一直以长壁开采为主,使用连续掘采机作为煤巷掘进的最主要方法,法国使用连续掘采机也有数十年历史,而且采掘效益最好,南非煤采量的90%是用连续掘采机生产的,由于南非的煤层特别坚硬,截齿消耗量大,使用连续掘采机更具优势,目前世界上使用的连续掘采机约为2100台套,美国就占的了70%。
我国使用连续掘采机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引进的,主要在山西、山东、陕西、黑龙江等省的大型煤矿进行探索性使用,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主要用于长壁工作面巷道的快速掘进,速度快、搬迁容易,还可用于短壁房柱式开采,矿井建设周期短,出煤快、效率高,但我国使用的连续掘采机完全依靠国外进口,主要有美国、英国、德国机型,这些机型大都造价昂贵,在使用过程中很难完全适应我国的煤田地质条件,主要部件和易损零件配套难,维修周期长,使用维护价格高、难度大,而且这些进口设备与我国的防爆标准不一致,目前,连续掘采机在我国还是一项科研空白,还没有完整的国产机型。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背景技术不足,根据我国的煤田地质条件、防爆标准,设计一种既能适应煤矿井下长壁工作面快速掘进、又适用短壁开采的多用途、多功能连续掘采机,集机械、电气、液压、水冷却、除尘、输送、行进、多方位截割采掘于一身,使连续采煤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国产化,使连续掘采机达到使用范围广、搬迁速度快、运转灵活、采掘力量大、效率高、出煤快的目的,以填补我国此类设备的科研空白。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由:主机架、后机架、截割机构、铲板机构、输送机构、除尘机构、喷雾机构、驾驶机构、行走机构、电控箱、截割滚筒、减速器、液压油缸、电机、稳定靴、液压机构、电控电路、操作机构组成;主机架1、后机架2由左右履带行走机构9、10固定联接成整体结构;主机架1的左右侧对称设置行走机构9、10、行走减速器39、40、行走电机41、42、变频电控箱13、主电控箱12;主机架1、后机架2的中间为输送机构5,输送机构5联接进煤机构11,进煤机构11联通输煤槽48、47、刮板链17,尾部联接出煤滚筒15、出煤口16、摆动油缸18,主机架1的前部为截割机构3,并由升降油缸97支撑,截割机构3由截割电机44、45、减速器35、36、行星减速器221、222、截割滚筒32、33、34组成,并互相联接;截割机构3上联接除尘机构6,除尘机构6内装有刮煤板25、26;截割机构3下部为铲板机构4,铲板机构4由耙爪155、156、耙爪减速器151、152、耙爪电机149、150组成;除尘机构6内装有喷雾机构20、滤网21、除尘电机19;主机架1的左侧设有主油箱37、油泵电机43,右侧设有副油箱38;主机架1的右侧设有驾驶机构8,驾驶机构8通过屏蔽电缆与主电控箱12、变频电控箱13、各电机、前后照明灯联接,驾驶机构8通过管路与液压机构、液压油泵、液压油缸联接,并完成各功能操纵。
所述的机架包括主机架1、后机架2,主机架1两侧为主板51、52,中间设有联接板53,主板51、52的上部设有铰接架55、56、下部设有杠杆轴60、61、轴孔59、62,联接板53前部为联接架72,主板51、52中部设有穿缆管65、油液管66、67、螺栓68;铰接架55、56前部两侧为联接板57、58,通过铰接机构7联接截割机构3;联接架54联接稳定靴31;后机架2中间为防护板49,两侧为联接板50、73,防护板49两侧设有联接臂22、23、孔78、79,下部设有防撞板28、29,防护板49上设有横竖轴30、穿线管76、轴孔77,防护板49两端部设有变频座74、驾驶座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1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纱窗纱盒
- 下一篇:带锯床的分离式共轭主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