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距自动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1249.7 | 申请日: | 200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8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惠纯;杜寅堂;集建昌;王金祥;江创华;胡华军;蔡鸿;王安升;郭文华;覃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第五勘察设计院秦皇岛通联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5/02 | 分类号: | E01B35/02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102600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距 自动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的测量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轨距自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高速铁路轨道轨距间的测量均是采用手工测量方式,由于测量人员操作时的误差和目测读数的误差,导致测量精度低、误差大,影响轨道轨距的调整精度。因此,研究开发一种能够自动测量精度高的轨道轨距装置,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距自动测量装置,其利用能在轨道上行走的同时,达到测量出两轨距中心的位置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轨距自动测量装置,它具有一个能紧贴轨道端面的测量装置,对称安装于可沿轨道行走的粗调机上。因此,通过轨距测量装置的位移,加上两测量装置的安装距离,就可以知道现在的轨距和粗调机相对两轨道的中心的位置,以此数据用于修订粗调机对轨道中线的调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提及的测量装置,它具有一个外套,其一端设置位移传感器;另一端插入一个带有滚轮的内套;在外套与滚轮之间引出端的内套上安装有弹簧。其作用是粗调机在轨道上移动时,因受弹簧弹力的作用,使其滚轮始终紧贴于轨道侧面;当轨距变化时,带有滚轮的内套会相对外套移动,位移传感器的测量数据会自动相应变化,根据输出的数据修订粗调机对轨道中心线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是:具有利用一个能够沿轨道行走的粗调机及其上配置的轨距测量装置;使该轨距测量装置中的滚轮依靠弹簧的弹力始终作用于轨道侧面,因此轨距变化时,通过滚轮上的内套相对外套间发生的位移,由位移传感器测量的数据自动输出,用以修订粗调机对轨道中心线的调整精度,这是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消除了现有技术依靠手工调整方式的调整精度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测量装置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图2所示,该轨距自动测量装置是一个具有驱动装置和行走轮(图中未标注)的粗调机1;该粗调机1可沿轨道行走。在所述粗调机1底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用于轨距自动测量的测量装置2,使该测量装置2的两个测量端分别对应于轨道的内侧面上,通过测量端相对轨距的变化,将测量数据自动输出用以修订粗调机对轨距中线的调整。该实施例中所指的测量装置2的具体结构从图2中可以看出,它具有一个外套4,使其一端固定安装一个位移传感器3;该外套4的另一端设置一个插入其内并带有滚轮7的内套5;为了使其内套5可相对外套4进行伸缩位移,且在滚轮7与外套4之间的引出的内套5上安装有调节的弹簧6。这样可满足上述所说的测量时,使两侧的滚轮7紧贴于轨道内侧面,由于受弹簧6的弹力作用始终保持接触状态;根据实际要求,可以考虑在内套5上开有条孔,通过外套4上横向插入一个限位销穿过内套5的条孔(图中未标注)进行位移量的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第五勘察设计院秦皇岛通联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铁道第五勘察设计院秦皇岛通联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2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