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牵引床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1374.8 | 申请日: | 200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0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辉 |
主分类号: | A61F5/045 | 分类号: | A61F5/045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付震夯 |
地址: | 053200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牵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牵引保健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牵引床。
背景技术
在腰椎和颈椎病的治疗中,牵引疗法以其疗效可靠、操作方便而备受医生和患者的认同,目前使用的牵引器存在结构单一,只能进行颈椎或腰椎的单独治疗,后来,人们为了解决单一性治疗问题,制成了一种多功能牵引床,可以根据需要,对颈椎和腰椎进行牵引。但是,对于颈椎牵引时,患者采取仰卧姿势,并且对人身其它部位的不必要的拉伸,造成患者恶心、呕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能根据需要对腰椎和颈椎牵引、使用舒适的多功能牵引床。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牵引床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床体和固定在床体上的床面,在所述的床体一端设置有颈椎牵引带和胸部牵引带,在其另一端设置有腹部牵引带和脚部固定杆,所述的颈椎牵引带和胸部牵引带以及腹部牵引带和脚部固定杆通过伸缩机构与床体连接,所述的床面包括床面前部和床面后部,床面前部和床面后部为铰链连接,在床面后部靠近脚部固定杆侧的底部设置有椅腿。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伸缩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机构和第二伸缩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与颈椎牵引带和胸部牵引带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机构与腹部牵引带和脚部固定杆连接;所述的第一伸缩机构包括第一把手、第一螺杆和端部可沿第一螺杆移动的两根第一顶杆,所述两根第一顶杆的自由端铰接,所述的第一螺杆固定在床体上,所述的铰接处与颈椎牵引杆连接,在该颈椎牵引杆连接有颈椎牵引带和胸部牵引带;所述的第二伸缩机构包括第二把手、第二螺杆和端部可沿第二螺杆移动的两根第二顶杆,所述两根第二顶杆的自由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螺杆固定在床体上,所述的铰接处与腰椎牵引杆连接,在该腰椎牵引杆连接有腹部牵引带和脚部固定杆。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牵引床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床面前部和床面后部为铰链连接,在床面后部靠近脚部固定杆侧的底部设置有椅腿,当进行颈椎牵引时,将牵引床立起,在床面后部设置的椅腿下垂,支撑床面后部,牵引床形成牵引椅,患者坐在牵引椅上,将颈椎牵引带套在患者颈部,对颈椎实施牵引;其二,由于伸缩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机构和第二伸缩机构,第一伸缩机构与颈椎牵引带和胸部牵引带连接,第二伸缩机构与腹部牵引带和脚部固定杆连接,当对腰椎或胸椎牵引时,同时转动两个伸缩机构牵引,当需要对颈椎牵引时,只转动第一伸缩机构即可,防止了只有一个伸缩机构同时牵引时造成对人身其它部位的不必要的拉伸,造成患者恶心、呕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牵引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颈椎牵引时直立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多功能牵引床的底面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牵引床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牵引床包括床体1和固定在床体上的床面2,在床体1的一端设置有颈椎牵引带51和胸部牵引带52,在其另一端设置有腹部牵引带53和脚部固定杆54,床面2包括床面前部21和床面后部22,床面前部21和床面后部22为铰链连接,在床面后部22靠近脚部固定杆54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椅腿23。颈椎牵引带51和胸部牵引带52以及腹部牵引带53和脚部固定杆54通过伸缩机构3与床体1连接。
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对颈椎牵引时对人身其它部位的不必要的拉伸,造成患者恶心、呕吐,将伸缩机构3设置成第一伸缩机构31和第二伸缩机构32,第一伸缩机构31与颈椎牵引带51和胸部牵引带52连接,第二伸缩机构32与腹部牵引带53和脚部固定杆54连接;第一伸缩机构31包括第一把手311、第一螺杆312和端部可沿第一螺杆312移动的两根第一顶杆313,两根第一顶杆313的自由端铰接,第一螺杆312固定在床体1上,该铰接处与颈椎牵引杆314连接,在颈椎牵引杆314连接有颈椎牵引带51和胸部牵引带52。
第二伸缩机构32与第一伸缩机构31的结构相同。包括第二把手321、第二螺杆322和端部可沿第二螺杆322移动的两根第二顶杆323,两根第二顶杆323的自由端铰接,第二螺杆322固定在床体1上,该铰接处与腰椎牵引杆324连接,在腰椎牵引杆324连接有腹部牵引带53和脚部固定杆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辉,未经王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3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铅酸蓄电池铅膏的还原方法
- 下一篇:钢丝加热淬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