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负式化肥撒施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2385.8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80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广信 |
主分类号: | A01C15/02 | 分类号: | A01C15/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236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负 化肥 撒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施肥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背负式化肥撒施器。
背景技术
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在生长期需要追施化肥,以利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为提高施撒化肥的作用效果,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目前都是人工端盆点施化肥。即在每棵作物的根部撒拨少量化肥,以利作物的充分吸收。这种施肥方式既需要始终用手端着盛肥的盆子,又要不断地从盆中抓肥弯腰撒到每棵作物的根部,因此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另外,因需手沾化肥,所以还会对作业者造成一定的人体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既可减轻劳动强度、又可避免人体伤害的背负式化肥撒施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负式化肥撒施器,该装置有一个盛化肥用的扁桶体,在扁桶体的上口加盖上盖,在扁桶体外侧接有两条背带,扁桶体的桶底为漏斗状,在桶底的下端口接有下料管,在下料管上接有手控开关。将化肥通过上口倒入扁桶体,扣上上盖后,通过背带背在施肥作业者的后背上。手持下料管,手指搭在手控开关上,下料管的下口接近地面。这样,施肥作业者沿着地垄前行,不断地操控开关,即可使桶内的化肥少量流出,并顺着下料管撒施到每棵作物的根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桶装背负式携带,因而避免了手端式的臂膀劳累;由于采用开关操控,下料管拨撒,因此,既避免了手抓拨撒方式的皮肤接触和人体伤害,又不需反复弯腰操作,使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经试用,每亩地撒施化肥约需20分钟即可完成,可提高工效4-6倍。因此本装置非常适合于在我国北方广大农村普及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新型化肥撒施器有一个盛化肥用的塑料扁桶体1,扁桶体的一面有凹弧,以适于作业者的背负。在扁桶体1的凹弧面外侧接有两条背带3,背带的长度可调。在扁桶体1的顶面开有上口,其上加盖有上盖2。
图2中,扁桶体1的桶底1a为漏斗状,在桶底的下端口连接有下料管4,在下料管4上接有手控开关5。手控开关可采用按压接通式的管阀结构,以便于手控操作。
为便于装化肥时扁桶体的平稳摆放,最好将扁桶体1的桶壁下沿制作成超过桶底下端口的形式,这样可使下料管4从扁桶体1的侧面开口处伸出桶外,从而利用桶壁下沿平稳地支撑住扁桶体。采用这种结构,可在桶底1a的下端口设置一个管箍6,通过管箍6连接下料管4。由此可调节下料管4从扁桶体1的某一侧面的伸出方向,以适应作业者不同的用手习惯。
本新型化肥撒施器还可适当缩短下料管4的长度,代之以在下料管4的下端口配接一根单管式施肥管7(图2)或者是一根两叉式施肥管8(图1)。本实用新型增加施肥管这一配件,就可以针对不同作物的每垄单排或者每垄双排的不同播种形式而进行相应的调换,以满足撒施化肥的使用需要,从而提高撒施化肥的工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广信,未经王广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2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