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压贴装饰图案的非金属电热纸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2696.4 | 申请日: | 2007-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10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程学礼;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洁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B32B5/00;B32B29/00;D21H27/20;D21H2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4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压贴 装饰 图案 非金属 电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压贴图案的非金属电热纸,属非金属电加热材料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和民用电加热材料和器件中,多采用金属材料,例如镍铬合金电阻丝、钨丝、钼丝等做电发热体,这些发热材料大都耗能高、寿命短、安全保护措施要求高,电磁辐射、静电污染严重,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局限。
目前,以碳材料石墨为主体的电加热材料大多用作电热板、电热毯等,由于热转换效率低、表面温度只能达到50-60℃,使用寿命短,只能做局部取暖或小范围加热等,其应用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就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压贴图案的非金属电热纸,以导电导热好的非金属材料——碳纤维、碳微粉为主体,加入木质纸浆、粘结剂、流平剂、增强剂,并压贴导电层、阻燃层、绝缘层、防水层、图案装饰层,制成一种热效率转换高、寿命长、安全可靠、无电磁辐射、无静电污染的电热纸。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由:导电碳纤维纸浆层、图案装饰层、阻燃层、绝缘层、防水层、导电层组成;在导电碳纤维纸浆层1的两侧为导电层2、3,在导电层2、3的两侧为阻燃层4、5,在阻燃层4、5的两则为绝缘层6、7,在绝缘层6、7的两侧为防水层8、9,在防水层8、9的两侧为图案装饰层10、11。
所述的导电碳纤维纸浆层1由下列物质组合压制而成,其配比如下:
木质纸浆:针叶木本色木浆80~90重量份
导电碳纤维:2~20重量份
导电碳微粉:1~5重量份
粘结剂:松香乳0.05~0.1重量份
增强剂:氧化铝晶须2~3重量份
流平剂:澎润土0.3~0.8重量份
所述的非金属电热纸,其厚度范围为0.3~0.8mm,可在此范围内选择压制。
所述的非金属电热纸,使用电压为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电压范围为10V~240V,电流强度为4安培。
所述的非金属电热纸,其电热温度范围为10℃~100℃。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它是采用非金属导电物质——导电碳纤维、导电碳微粉与针叶木本色纸浆为原料,加入增强剂氧化铝晶须、粘结剂松香乳、流平剂澎润土,通过加热压制成非金属导电导热的碳纤维纸浆层,在纸浆层两侧压制导电层、阻燃层、绝缘层、防水层,并在电热纸的两侧外部压贴装饰图案——几何图形、绘画、书法、照片等,可在电热纸的端部联通电极,此电热纸为非金属导电导热材料制作,无电磁辐射,无静电污染,依靠自身的非金属导电导热材料传输加热,热转换效率高,耗能少,加热速度快,通电后可在30秒钟产生热量,加热后可长时间保持恒温,使用寿命长,比金属加热寿命可提高2-3倍,柔韧性好,可卷曲悬挂,防水、阻燃、绝缘性好,应用范围广,可在军事、工业、计算机、电器产品、农业温室育种、医疗卫生、生活取暖、加热等多种领域使用,安全、稳定、可靠,容易压制成型,成本低,是十分优越的非金属电热纸。
附图说明
图1为非金属电热纸主视图
图2为非金属电热纸俯视图
图3为非金属电热纸侧视图
图4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清单如下:
1、导电碳纤维纸浆层,2、导电层,3、导电层,4、阻燃层,5、阻燃层,6、绝缘层,7、绝缘层,8、防水层,9、防水层,10、图案装饰层,11、图案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2、3、4所示,为非金属电热纸结构图。
导电碳纤维纸浆层1是由针叶木本色木浆为主体,强度好、韧性好,加入的导电碳纤维、导电碳微粉,都是优越的非金属导电导热材料、碳纤维可加速热的传输,碳微粉可增加热传输的均匀性,木质纸浆采用针叶木本色木浆,为绝干纸浆,纸浆内不能有水分和其他杂质,增强剂氧化铝晶须柔韧性好,可增加纸的强度,使纸能够卷曲,流平剂澎润土可使纸质平展,便于装贴饰物悬挂,粘结剂松香乳可将纸的组合物质粘结加热压合在一起,导电碳纤维纸浆层的物质材料压制前要混合均匀。
导电层2、3可用微量的导电银浆,即银光粉压入,绝缘层可用化纤浆粕压力,阻燃层可用氢氧化镁粉压入,防水层可用有机硅涂料压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洁,未经韩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2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酯化有机酸的方法
- 下一篇:氧化钨光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