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现浇板模板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2751.X | 申请日: | 2007-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9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刚;崔小波;武润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润喜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0024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现浇板 模板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现浇板模板构件是将浇筑楼板所用到的钢筋与模板结合为一体的模板构件,属于模板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主体结构(框架或砖混)施工中,楼板的施工工艺通常为搭设脚手架、铺设模板、绑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而其施工工艺通常存在工种多、工人易窝工、影响流水施工及整体工期、增加了相应的管理费、人工费和机械费,且对一些异形模板或不易支设模板的施工部位往往无法处理。
为充分发挥钢结构施工周期短的优点,多高层钢结构楼板所用到的模板一般是闭口式、开口式或缩口式压型钢板,采用各式压型钢板的楼板省去了支模和搭设脚手架,加快了楼板施工的速度,但由于其本身的材料和截面特性,做为钢结构配套产品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a.要有足够的施工场地,进行钢筋加工,模板堆放;
b.楼板厚度比现浇混凝土楼板厚20~50mm,使得建筑楼层净高降低;
c.其下表面不平整;
d.压型钢板的肋高对管线布置不利;
e. 综合造价偏高,抗火与防腐性能有待研究探讨;
f.楼板的双向刚度不同,对传递水平力有一定的影响;
g.现场有较大的钢筋绑扎工作量,工艺烦琐,损耗较大,污染环境;
h.楼板中钢筋间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上下层受力筋间距不易保证,影响工程质量;
i.现有的模板构件由独立的水平相间的桁架组成,没有纵向钢筋,模板构件的纵向刚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现浇板模板构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横向桁架和纵向架立筋的多功能现浇板模板构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为:多功能现浇板模板构件,主要包括:平行相间布置、且固定在架立筋3上的桁架5、压型底板4和固定在压型底板4上方的架立筋3,其结构是:垂直于桁架5方向、且平行相间布置有波浪形架立筋3,桁架5固定在架立筋3的凸起部6上。
上述的架立筋3的凸起部6的形状为三角形、或为梯形、或为半圆形。
上述的桁架5主要包括相互平行的一根上部受力筋1和两根下部受力筋2,其结构为:一根上部受力筋1固定在架立筋3的凸起部6顶部的上端或下端,两根下部受力筋2水平相间固定在架立筋3的凸起部6下部两侧的内侧或外侧。
上述的桁架5还主要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上部受力筋1和两根下部受力筋2,其结构还可以为:两根上部受力筋1固定在架立筋3的凸起部6顶部两侧的内侧或外侧,两根下部受力筋2水平相间固定在架立筋3的凸起部6下部两侧的内侧或外侧。
上述的桁架5通过架立筋3与压型底板4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现浇板模板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a.架立筋3垂直于桁架5的上部受力筋1和下部受力筋2布置,使得现浇板在横向和纵向都有受力筋,从而提高了楼板的整体的受力性能,优于现有同类产品。
b.节能降耗环保,减少了钢筋模板现场制作带来的损耗,降低噪音,粉层,固体废弃物污染。
c.适用范围广,施工中不易支设或难以支设模板处,如悬挑板,沟盖板,复式结构加层,楼梯板等,还可用于支设异形模板,可根据工程要求将该产品切割成任意形状;既省时省工,又排除了不安全因素,保证了质量。
d.施工现场场地减小,省去了钢筋加工区和模板加工堆放区等大面积场地。
e.施工速度快,施工简便,在多层钢结构中可多层同时进行流水作业。
f.防火性能好,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桁架5的下部受力筋2固定在架立筋3的凸起部6下部两侧,使得下部受力筋2和压型底板4之间的保护层厚度得到了充分保证,其结构的耐火性能优越,且无需在底面做防火处理,节约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g.压型底板4可以采用镀锌钢板、镀锌铝钢板和不锈钢板,基本无需再做防腐处理,区别于传统的组合楼板,使用年限完全等同与现浇板,且减少后期的维护投入。
h.与现浇板一样可直接打膨胀螺栓,不影响结构安全,吊挂方便简单。
i.施工速度快,工厂一次性完成传统楼板的60%-70%现场钢筋工作量以及替代了90%的现场支模施工。
j.架立筋3和桁架5的间距均匀,保护层厚度有充分保证,上下层受力筋间距合理,易于保证楼板的实际厚度,最大可能的保障设计意图在施工中的实现。
k.使用年限等同于现浇板,比现行压型钢板楼板可减少后期的维护费用,解除后顾之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润喜,未经武润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27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发光芯片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的电极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