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收粉与储存功能为一体的煤粉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3149.8 | 申请日: | 200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85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旺;杨芳;李庆洋;王民发;周凡;王欢;王玥;贾德威;白春华;周建香;董文杰;高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汇众蓝天环保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B65D88/72;B65D88/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中强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收粉 储存 功能 一体 煤粉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力输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粉收集和存储的煤粉仓。
背景技术:
煤粉仓是煤粉制备及喷吹系统的主要装备,用于煤粉的临时及中期的存放,尤其是对于没有制粉系统的应用场合。在气力输送条件下,煤粉仓一般要配有专门的收粉装置,而煤粉仓仅作为储存煤粉之用,会导致系统投资的增加。如何根据具体的应用条件,设计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结构简单、实用的煤粉仓,对简化煤粉喷吹系统的操作和维护,降低系统设备费用,具有现实的意义。储存在煤粉仓中的煤粉如何顺利排除,是煤粉仓结构需要解决的又一个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要解决煤粉喷吹系统的收粉及储存问题,以简化系统结构和操作程序,降低系统设备费用。
一种集收粉与储存功能为一体的煤粉仓,由煤粉仓体和布袋收粉器两个部分组成,煤份仓体的作用是布袋收粉器的集灰斗,布袋采用人工控制脉冲反吹。煤粉仓体包括煤粉仓排煤口1,环形管3,气体支管4,煤粉仓壳体5,倒锥形扩张管8,气力输送煤粉总管9,气体入口楔形保护帽10。其中环形管3,气体支管4和气体入口楔形保护帽10构成煤粉料层气体松动系统。煤粉仓体分为圆柱段和圆锥段,煤粉仓体圆柱段和圆锥段的外侧设有环形管3,从环形管3分出的气体支管4插入到煤粉仓内。压缩空气由环形管经气体支管进入到煤粉仓,对煤粉仓中的煤粉起到松动作用。为防止煤粉进入到支管内,支管4入口设有楔形帽10。为加强煤粉仓中的煤粉的流化效果,在煤粉仓下出口上方设有一锥形流化喷头2。锥形流化喷头2与煤粉仓壳体5同轴布置,气体喷出方向与排粉方向相反,喷头的锥体部分为金属丝网焊接而成。为了防爆和维修,煤粉仓设置了防爆及人孔7。锥形扩张管8与仓体5轴线平行,两轴线间距离L为仓体内径的0.2倍左右,锥形扩张管8出口直径D1为煤粉来管直径D的2.5倍左右,锥形扩张管8深入煤粉仓内距离H2为280~320mm左右。锥形流化喷头2安装位置h2为180~220mm左右,喷头直径d1为排煤口直径d的0.2~0.6倍。煤粉仓壳体5圆柱段外环形管的安装位置H1为煤粉仓壳体5圆柱段高度H的0.2~0.3倍,煤粉仓壳体5圆锥段外环形管安装位置h1为煤粉仓壳体5圆锥段高度h的0.5倍左右。连接环形管与煤粉仓的气体支管4相邻间圆周上的距离为130~170mm左右。煤粉仓体锥形段夹角a为40°左右。锥形扩张管8与煤粉仓壳体5结合有重力收粉的作用。
圆形布袋收粉器6与煤粉仓体5连成一体,布袋收粉器的半径R1为煤粉仓体半径R的0.3~0.7倍。布袋收粉器中心距煤粉仓中心的距离L1小于煤粉仓半径的0.3倍。
本设备结构简单,方便煤粉的收粉和储存。经两级收粉后,净载气中粉尘含量可降低到50mg/m3以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煤粉仓俯视图。
其中:H:煤粉仓圆柱段高度,H1:圆柱段流化装置外围管中心与圆柱段下端面的距离,H2:扩张锥管出口与圆柱段上端面的距离,D:煤粉输送管直径,D1:扩张口直径,R:煤粉仓圆柱段半径R1:布袋收粉器半径,h:煤粉仓圆锥段高度,h1:下层流化装置外环管中心与煤粉出口端面的距离,h2:流化喷嘴与煤粉出口的距离,L:煤粉输送管中心线与煤粉仓中心的距离,L1:布袋收粉器中心与煤粉仓中心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由煤粉气力输送总管9输送来的煤粉和载气经锥形扩张管8进入煤粉仓,利用煤粉颗粒的惯性和重力,进行一次重力收粉,使得大部分煤粉通过这种方式沉积下来;细颗粒及未沉积的煤粉颗粒随载气折转向上,进入布袋收粉器6,进行二次收粉,收粉后的载气由布袋上的排放口排入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汇众蓝天环保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汇众蓝天环保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31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达约束检测电路
- 下一篇:换向器电动机以及使用该换向器电动机的电动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