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扶正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3475.9 | 申请日: | 200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1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和;李军;黄大云;申煜亮;程智远;丁丽芳;吴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唐维宁 |
地址: | 30028***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扶正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开采的井下作业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向井、大位移井措施作业管柱中使用的分体式扶正器。
背景技术
在特殊井(定向井、大位移井等)的措施作业管柱中,为了使得下井的工具能够最大限度的居中以及能够顺利进入,下井管柱上一般都配有扶正器。常用的扶正器有弹性扶正器、刚性扶正器和螺旋扶正器等。目前,常用的扶正器都是整体式的,在管柱遇卡时扶正器很难提出,从而使得井下事故复杂化,需要进行大修作业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定向井、大位移井措施作业管柱中使用的整体扶正器存在的遇卡不易解卡,造成井下事故复杂化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扶正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扶正块,扶正器本体外圆周上均布有燕尾槽,燕尾槽与扶正器本体的轴线平行,扶正块安装在燕尾槽中;位于扶正块下端的扶正器本体上有环槽;剪环安装在扶正块的下端,剪环的内凸台卡在扶正器本体的环槽中;压帽安装在剪环的下端部,并与剪环固定连接。剪环的圆周上至少有1个开口。
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扶正器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管柱遇卡时能够及时解卡,避免造成大修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扶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扶正器本体,2.扶正块,3.剪环,4.压帽,5.顶丝,6.燕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1、扶正块2、剪环3、压帽4,扶正器本体1的外圆周上均布有燕尾槽6。燕尾槽6与扶正器本体1的轴线平行,扶正块2安装在燕尾槽6中,扶正块2能够沿燕尾槽6滑动。燕尾槽6中安装的扶正块2由轴向对开的2块成对组成。扶正器本体1上有台阶端面为扶正块2的上端轴向定位。扶正块2下端的扶正器本体1上有环槽;剪环3安装在扶正块2的下端,剪环3的内凸台卡在扶正器本体1的环槽中。剪环3的圆周上至少有1个开口,可以是一个开口环,也可以由两个半环组成。压帽4安装在剪环3的下端部,并与剪环3固定连接;压帽4的内台阶将剪环3轴向和径向固定,通常采用顶丝5与剪环3固定。
剪环3通常选用铜质材料,根据作业需要确定剪断力,并设计剪环3的尺寸。
扶正块2位于扶正器本体1的中上部,压帽4下端与扶正器本体1下端外螺纹之间的距离大于扶正块2与压帽4长度之和。扶正块2数量为2对或2对以上,一般为2~6对,通常为4对。
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扶正器的压帽4将剪环3和扶正块2固定,保证在下井过程中扶正器本体1和扶正块2不脱开。措施完成后,在上提过程中,若发生遇卡情况,需要脱开扶正器本体1的扶正块2以减小摩擦和载荷时,井口天车施加拉力将剪环3的内凸台剪断,剪环3与压帽4下滑,扶正块2随后从扶正器本体1上的燕尾槽6中向下移动,直至滑出燕尾槽6,落在井内,扶正器的外径减小,这样可以保证工具管串的顺利提出,提出管柱后再用打捞工具将扶正块2打捞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34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极点穴保健锤
- 下一篇:户外柱上真空负荷跌落熔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