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3774.2 | 申请日: | 200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78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勃;朱长春;张涛;王力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研社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7/00 | 分类号: | H01J37/00;H05H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等离子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可将等离子发生器伸入工作保护罩的等离子发生器。
背景技术
伸入工作保护罩的等离子发生器的使用根据放电工作区伸入保护罩距离分为几种情况,即近距(保护罩内半米以内)、中距(保护罩内1米左右)和长距离(保护罩内2米左右或以上)。由于保护罩内高温以及特殊气氛等环境因素,通常等离子发生器的配水、配电、配气都在保护罩外的底座上完成。底座与等离子发生器放电工作区之间是复杂的水电气通路,比较重。底座有时直接固定在保护罩上,有时做成车体可以在保护罩外的基座上移动。
如图1所示,等离子发生器包括放电工作区11、柱状结构12、基座14和设置于基座14上的底座13。放电工作区11设置于柱状结构12的一端,柱状结构12的另一端设置在底座13上,底座13内设置有供水、供电等系统,连接放电工作区11和底座13间的连接件设置于柱状结构12内。柱状结构12的长度可根据不同情况而设定。底座13下部安装有滚轮,可以在基座14上沿轨道滚动。
这种等离子发生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底座13在基座14上向左侧移动,使得放电工作区11探入工作保护罩内;完成工作后,底座13在基座14上向右侧移动,放电工作区11撤出工作保护罩。
这种等离子发生器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柱状结构固定设置于底座,当将放电工作区完全撤离出工作空间,需要底座向远离工作保护罩方向至少移动柱状结构长度的距离,当柱状结构较长时,就需要相应长的基座,而基座一般都固定设置于工作保护罩外,会占据很大的空间。另外,由于柱状结构较长,柱状结构成为底座的悬臂,存在杠杆效应,这就要求底座在设计上要抵消这种影响,例如增加底座的配重,直接导致底座结构粗大,制作、操作都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探入式等离子发生装置存在的基座占用空间大、结构粗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等离子发生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思想是改变原有柱状结构一端与底座间固定连接的方式,改为柱状结构穿过底座并可在底座上沿自身轴向滑动,这就可以避免在工作保护罩外设置较大的基座浪费空间;同时,柱状结构在底座上不必长时间处于悬臂状态,因此底座的结构可以不必设计得粗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等离子发生器,包括柱状结构,设置于柱状结构一端的放电工作区,还包括设置于柱状结构另一端的尾座,设置于基座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内设置有与所述柱状结构外围尺寸相适配的通孔或通槽,所述柱状结构可移动设置于所述通孔或通槽内。
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柱状结构的卡紧机构。
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可使柱状结构旋转的旋转机构。
支撑架通过滑动连接设置于基座上;支撑架也可以通过滚动连接设置于基座上。
技术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支撑架内设置有与所述柱状结构外围尺寸相适配的通孔或通槽,所述柱状结构可移动设置于所述通孔或通槽内,这样柱状结构的移动就不必依赖于支撑架的移动,因此支撑架就可以不移动或移动较小的距离,从而基座就不必设置得太长,减少了空间占用。
本实用新型不必使柱状结构长期处于悬臂状态,在空闲时,可以将柱状结构的重心滑动到支撑架上,处于平衡状态,这样就可以在设计支撑架时简化设计,支撑架可以更轻巧。
支撑架设置有对柱状结构的卡紧机构,可以降低柱状结构与所述通孔或通槽的配合要求。
在支撑架上设置可使柱状结构旋转的旋转机构是便于在维护时将柱状结构旋转一定角度来操作,提高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等离子发生器;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例。
图中标记列示如下:
11、放电工作区;12、柱状结构;13、底座;14、基座;21、放电工作区;22、柱状结构;23、支撑架;24、基座;25、尾座;26、旋转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研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理研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3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餐具盒构造
- 下一篇:异型半透明氧化铝陶瓷放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