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铁塔攀爬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3810.5 | 申请日: | 200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6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宗庆;冯晓红;陈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B66B1/28;B66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100055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铁塔 攀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铁塔的检修、维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铁塔攀爬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输电线路在检修、维护时,都是人力攀登铁塔,大量消耗工人体力,影响工作效率,也极不安全。
在建筑行业中广泛地采用一种齿轮齿条式施工升降机,是一种使用工作笼(吊笼)沿附着在建筑物上的导轨架上的导轨运动用来运送人员和物料的机械。升降机导轨为框架或单片结构,直接通过扶墙架竖直或倾斜连接到建筑物上。导轨架主立柱为钢管,结构侧面装有齿条。升降机吊笼为封闭的带门箱体结构,箱体上装有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器等)、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箱体外部一侧设有传动齿轮,可带动吊笼沿导轨架齿条上下运动;箱体外部同一侧还设有上下导向轮组将吊笼卡在导轨架上不致倾覆,导向轮组可沿导轨架两导向钢管滚动。
使用该施工升降机,现场必须具有动力电源。一般为将动力电缆引入施工现场,也可以使用柴油发电机、汽油发电机或动力电池提供电源,但由于升降机自重和体积都很大,造成这些电源设备的自重和体积也较大,无法安装在吊笼上与吊笼一起升降运动。因此必须将电源设备置于地面,地面电源和运动吊笼之间配备拖线电缆连接。从而增加了费用和整套设备重量,而且悬于空中的拖线电缆也存在由于风大、刮蹭等原因造成干扰吊笼运行通道以及高空坠物砸坏电缆等不安全因素。
这种施工升降机都是整体装于某一建筑物上,其拆卸和装配较繁杂,不适于频繁拆卸,一般为某一工程完成,再拆卸安装到另一建筑物。而且该升降机自重最小为1吨左右,必须置于汽车上运输。
并且,由于输电线路铁塔存在以下特点,上述建筑施工升降机并不适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的维护、检修作业:(1)输电线路铁塔维护检修时间间隔跨越较长,且铁塔通常处于野外无人看管状态,因此在不需使用该设备时应将设备拆走保管,可使铁塔攀爬机免于丢失或损坏;(2)输电线路铁塔周围地形情况复杂,平坦道路、农田、山顶、丘陵地带、水中等情况都有可能出现,过重的升降机设备不易于运输;(3)输电线路铁塔周边通常无动力电源;(4)铁塔检修时通常工作量不大,登塔人员不需很多,携带的登塔检修工具也不多,因此对升降机的载重要求通常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带动力电源、结构简单、重量轻、易于拆卸、运输的输电线路铁塔攀爬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电线路铁塔攀爬机,包括扶墙架2,导轨钢构架3和吊笼4,所述导轨钢构架3通过所述扶墙架2固定于输电线路铁塔上,所述导轨钢构架3包括多节相互对接的标准节,每节所述标准节包括互相平行的导向杆313和齿条34,所述吊笼4包括吊笼本体、动力及传动机构41、与所述导向杆313相配合的导向轮组43,所述动力及传动机构41包括电动机和与所述齿条34相啮合的齿轮411,所述导向轮组43和所述齿轮411置于所述吊笼本体的同一侧面,所述吊笼4上还设有动力电源42,所述动力电源42通过电缆与所述电动机相连,所述动力电源42置于所述吊笼本体上并随吊笼本体一起运动。
上述输电线路铁塔攀爬机,所述动力电源42为汽油发电机、柴油发电机、动力电池组、太阳能发电机、风能发电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上述输电线路铁塔攀爬机,所述吊笼4的吊笼本体为可拆卸的不完全封闭的结构,所述吊笼本体顶部、两侧门和设有所述导向轮组43的侧面设有保护网,另一侧设置护栏。
上述输电线路铁塔攀爬机,所述吊笼本体框架由管状型材制成。
上述输电线路铁塔攀爬机,所述吊笼4的底部还设有行走轮47。
上述输电线路铁塔攀爬机,所述动力及传动机构41还包括手动下降装置。
上述输电线路铁塔攀爬机,所述吊笼4还包括安全钩45。
上述输电线路铁塔攀爬机,所述导向杆313在下部基础处设有便于装卸所述导向轮组43和安全钩45的缺口33。
上述输电线路铁塔攀爬机,所述吊笼本体、动力及传动机构41及动力电源42的至少之一上还设有便于人工背运的装置。
上述输电线路铁塔攀爬机,所述吊笼4的吊笼本体与所述导向轮组43及安全钩45之间通过插接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未经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3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