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微型旋转编码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4055.2 | 申请日: | 200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14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邱冠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罗石湾帝克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9/58 | 分类号: | H01H19/58;H01H19/04;H01H19/08;H01H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兰台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瑞 |
地址: | 516127广东省惠州市博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微型 旋转 编码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超薄微型旋转编码开关,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器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器编码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超薄微型旋转编码开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或音响、鼠标、电子书、手机、笔记本计算机、掌上计算机等的操作面板均已经采用编码的踪迹,并以此来实现诸多功能的调节及转换,所以,键盘上都会增设一个滚轮或一个以上的滚轮结构,用于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控制窗口ROOM IN、ROOM OUT或换页、调整音量及频道等功能,例如:计算机显示器一般都具有对比度、明暗度、宽度、高度、偏左、偏右等调节按钮的设置,且各调节按钮均与一编码开关连接;还有超薄化音响电器的音量调节;等等。总之,利用编码开关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事实上,都是利用转动体而带动滑动弹片的各触点作圆周转动,从而与底座上事先设置的接触端子形成接触,并在编码开关底座一侧所延伸的各信号端子间产生电器通断讯号,若将该等电子讯号的断(OFF)和开(ON)讯号对比后,即产生一个相位差,来实现各项数字功能的调节。以上所述的已有公知技术,存在着体积大而厚、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不适应电子电器小型化及数字化迅猛发展的需要(如液晶电视、LCD、超薄音响、DVD、游戏机、MP3、MP4、掌上小型计算机......等)诸多的不足、缺陷与弊端。本实用新型就是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上述已有的公知技术和现状的基础上,为克服和解决已有公知技术及实际现状中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而研制成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微型旋转编码开关,由底座、外壳、定位突出体、旋转体、定位槽、弹片滑动触点、引出端子、旋纽构成;
所述超薄微型旋转编码开关,其底座上的钩槽与外壳上的钩件扣挂连接、该底座与外壳经扣挂连接而构成圆形的空腔体,其所述底座与外壳的圆形空腔体内安装有旋转体、所述底座与外壳的圆形空腔体与旋转体转动活连接、所述旋转体上侧设置的截面呈六棱形中心通透孔的圆柱与所述外壳上设置的中心通透孔以及所述旋转体下侧设置的截面呈六棱形中心通透孔的圆柱与所述底座上设置的中心通透孔均转动活连接,其旋转体与弹片滑动触点由紧固件紧固连接,其底座与引出端子由紧固件紧固连接,其外壳上的定位突出体与旋转体上的定位槽滑动活连接,其弹片滑动触点上的弹性棘齿与引出端子滑动活连接,其底座上的中心通孔及外壳上的中心通孔分别与旋转体两侧的中心孔柱转动活连接,其旋转体中心孔柱上的六边孔与旋纽上的六棱中心柱插装连接。
所述的超薄微型旋转编码开关,所述外壳上设置的定位突出体、旋转体上设置的定位槽均为复数个,外壳上设置的定位突出体与旋转体上设置的定位槽相互吻合。
所述的超薄微型旋转编码开关,其所述弹片滑动触点与引出端子相互吻合。
所述的超薄微型旋转编码开关,所述弹片滑动触点、引出端子均为导体材料制成的弹片滑动触点、引出端子。
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以达到结构简单巧妙、体积小而薄、重量轻、便于安装拆卸与维修、应用范围广、适应电器小型化及数字化迅猛发展的需要、效果稳定可靠、整体美观大方等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预期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薄微型旋转编码开关,由底座、外壳、定位突出体、旋转体、定位槽、弹片滑动触点、引出端子、旋纽构成;
所述超薄微型旋转编码开关,其底座上的钩槽与外壳上的钩件扣挂连接、该底座与外壳经扣挂连接而构成圆形的空腔体,其所述底座与外壳的圆形空腔体内安装有旋转体、所述底座与外壳的圆形空腔体与旋转体转动活连接、所述旋转体上侧设置的截面呈六棱形中心通透孔的圆柱与所述外壳上设置的中心通透孔以及所述旋转体下侧设置的截面呈六棱形中心通透孔的圆柱与所述底座上设置的中心通透孔均转动活连接,其旋转体与弹片滑动触点由紧固件紧固连接,其底座与引出端子由紧固件紧固连接,其外壳上的定位突出体与旋转体上的定位槽滑动活连接,其弹片滑动触点上的弹性棘齿与引出端子滑动活连接,其底座上的中心通孔及外壳上的中心通孔分别与旋转体两侧的中心孔柱转动活连接,其旋转体中心孔柱上的六边孔与旋纽上的六棱中心柱插装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罗石湾帝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博罗石湾帝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4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