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面喷射蒸汽的隧道式加温加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4499.6 | 申请日: | 200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18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源宏;袁林德;赵银;郭培;李清宇;刘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4B3/00 | 分类号: | A24B3/00;A24B3/18;A24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51云南省昆明市人民中***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喷射 蒸汽 隧道 加温 加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烟草制丝生产线上的烟草增温增湿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烟草行业的不断发展,卷烟生产厂家对烟草制丝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要求越来越大,技术指标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只有在制丝生产线原有烟叶增温增湿设备的基础上,加大对烟叶进行增温增湿处理的隧道式槽体的规格,改变槽体振动的参数及其设备的结构,以达到大流量制丝线的要求。但单纯加大隧道式槽体的规格,也带来了一些弊端,首先是由于烟叶物料流量大大增加,势必影响物料的增温增湿效果。其次是隧道式槽体的重量明显增加,振动时所产生的惯性力加大,降低了设备的稳定性。此外,传统的增温增湿处理设备,其隧道式槽体是通过普通电机带动偏心连杆机构动作来实现振动,结构复杂,维修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在加大隧道式槽体的规格实现大流量生产能力的情况下,确保烟叶增温增湿效果,还能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并且维修保养方便的双面喷射蒸汽的隧道式加温加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面喷射蒸汽的隧道式加温加湿装置,是在隧道式槽体的上方或盖板上设置有蒸汽喷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隧道式槽体底部的电机为激振电机;两个反方向同步旋转的激振电机对称安装于隧道式槽体底部的两侧;在隧道式槽体的进料端之前设置有物料松散摊铺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隧道式槽体的下方部和上方都设置有蒸汽喷射装置,可同时向槽体内喷射蒸汽,使槽体中的物料能够与同时来自于槽体上下方的蒸汽充分接触,形成物料被蒸汽“包围”的局面,加强物料与蒸汽之间的热交换,从而明显改善物料的加温加湿效果。采用激振电机作为槽体振动的动力源,摒弃了传统的普通电机带动偏心连杆机构模式,整个振动模型由双质体变为单质体,简化了结构,维修也更加方便。所设置的一对做相反方向自同步旋转的激振电机,可带动槽体在减振装置的支承下做直线型振动。此外,设置在隧道式槽体进料端之前的物料松散摊铺装置可使物料变得松散,料层变得较均匀,物料能均匀的摊铺到隧道式槽体内,使得物料的加温加湿更加均衡。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7,通过减振装置6安装于机架上的隧道式槽体5,槽体5的宽度可设计达到1500mm甚至更宽。在隧道式槽体5的底部设置有蒸汽喷射装置9,该蒸汽喷射装置9可以是一系列开设在槽体底部的可通入蒸汽的小孔,也可以是一组敷设在槽体底部的与蒸汽管路连通的蒸汽喷嘴,还可以是其它蒸汽喷射结构。在隧道式槽体底部两侧安装有一对激振电机4,在隧道式槽体5上面设置有盖板3,在槽体5的上方或者在盖板3上设置有蒸汽喷射装置8,该蒸汽喷射装置8可以是一组悬空于槽体5上方的喷嘴,也可以是敷设在盖板底部或内嵌入盖板底部的与蒸汽管路连通的蒸汽喷嘴,还可以是一系列开设在盖板上的可通入蒸汽的小孔,还可以是其它蒸汽喷射结构。在整机中还敷设有蒸汽管路系统2。在隧道式槽体5的进料端之前设置有物料松散摊铺装置1。
工作过程如下:烟叶经过物料松散摊铺装置1抖松铺匀后,均匀地从进料端落入隧道式槽体内。一对激振电机4做相反方向的自同步旋转,带动槽体5在减振装置6的支承下做直线型振动,物料在振动力的作用下在槽体内连续地向前输送,来自于槽体5底部和上方的蒸汽喷射进入槽体内,物料在振动力和蒸汽的喷射作用下在槽体内急剧地翻腾滚转,与蒸汽充分混合接触,大量吸取热能,使物料表面的水份渗透到其内部,从而达到加温加湿的目的。
本激振式隧道加温加湿装置可加设一个外罩,使其外型更加整洁美观。
如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的描述,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未经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4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稻钵苗栽植装置
- 下一篇:可固化的组合物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