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式烟把切断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4750.9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41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大同;施伯生;李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同云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07 | 分类号: | A24B3/07;A24B7/0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000云南省昆明市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切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把切断机,属于烟草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烟叶解把是打叶复烤之前的重要环节,通过将捆绑成把的烟叶解开并使之散开后,以便对其进行增温、加湿处理,从而满足打叶工艺要求,降低烟叶碎损率。就解把而言,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人工解把和机械解把两种方式,人工解把费工费时,工作效率极其低下,早已不适应现代化、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机械解把虽解决了人工解把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但却无法剔除人为捆绑在烟柄内的次品烟及非烟夹杂物。此外,由于现有切把机的输送带是为输送切断后不同部位烟叶而设计的,故大多设置成各自独立的多条输送带,加之切刀是同直径、同转速的刀盘对,不仅安装、调试、维修不便,而且工作稳定性差,故障率高,从而影响生产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调试、维修方便,可靠性、稳定性高的隧道式烟把切断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隧道式烟把切断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输送带和上下相对的刀盘对,以及驱动和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上的输送带为单条输送带,输送带的入口端侧边以及出口端端部分别设有旋转刀盘对。以便烟把进入输送带时,首先经入口端的刀盘对将烟把与烟叶切分,再经出口端的刀盘对将烟叶切分为两段。
所述刀盘对的上刀盘直径大于下刀盘直径,且上刀盘转速大于下刀盘转速,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下刀盘小,可方便地对输送带进行调整和维修。
所述输送带入口端侧边的刀盘对下方设有把头输出口,以便切下的烟把把头经此口输出。
所述输送带出口端刀盘对下方设有烟叶输出口,以便切下的烟叶经此口输出。
所述驱动和传动装置分别设为输送带驱动和传动装置,上刀盘驱动和传动装置,下刀盘驱动和传动装置,以便分别控制。
所述机架外设有隧道式机壳,以便完成封闭作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仅通过一单条输送带即可完成对烟把把头、烟把的三段切分,既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简化设备的结构,降低设备的故障率、维修率及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加之下刀盘的小型化及较低速运转,可有效提高切割工作效率,保证切割质量,同时便于刀盘对、输送带的安装、调试和维修,满足高效率、高品质烟把切割的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机架5上的输送带28为单条输送带,输送带28的入口端侧边设有由大刀盘13和小刀盘14构成的烟把把头切刀,输送带28的出口端端部设有由大刀盘1和小刀盘2构成的烟把切刀,烟把把头切刀13、14的下方设有把头输出口29,以便切下的烟把把头经此口输出,烟把切刀1、2的下方为烟叶输出口37,以便切下的烟叶经此口输出,由驱动电机7,传动带10、12,传动轮8、11,张紧机构9构成的驱动和传动装置对输送带28进行驱动、控制,由驱动电机23,传动带4,传动轮3、6、15,张紧轮31构成的驱动和传动装置对下刀盘2、14实施慢速驱动、控制,由驱动电机30,传动带22,传动轮25、24、21,张紧轮32构成的驱动和传动装置对上刀盘1、13实施快速驱动、控制,同时由驱动电机30,传动带22、33,传动轮24、21、18,张紧轮32、16构成的驱动和传动装置对压烟链条20实施驱动、控制,压烟链条20置于输送带28上方,通过上转轴34及其上的链轮17、26和下转轴35及其上的链轮19、27支撑在机架5上,机架5及其上的装置均置于隧道式机壳36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同云科贸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同云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47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拖把
- 下一篇: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