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管壳装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5014.5 | 申请日: | 200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39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浦仕繁;张卫民;袁军琪;程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燃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C19/08 | 分类号: | F42C19/0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56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管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雷管生产中的半自动装置,特别是金属管壳的装管机中的装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民爆行业,尤其是金属管雷管的生产中,将金属管壳整齐有序的排在雷管生产的组合模中以便转到下道生产工序较为不易,不仅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还不高。目前,同行业的多数是采用人工装金属管壳,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较难满足生产的需要。即使有设备,也是经常在装管过程中发生乱管、卡管的现象,影响了生产的进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管壳装管装置,它既能替代人工装管,又不会出现乱管、卡管现象。
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装管的下管板上加工有喇叭形开口,大端开口的尺寸大于金属管壳长度,小端开口的尺寸大于金属管壳直径,在大端开口中部装有一刀口条。它利用了两头不对称回转体重心偏移的特点,使进入本装置的金属管壳以刀口条为转动支点,底部总是翻转向下,在喇叭形开口的下管板被排列整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大大减少雷管生产中金属管装管时间,同时还减少了操作人员,大大提高了雷管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2、3、4为本实用新型装管过程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为:下管板1、刀口条2、金属管壳3、导管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3、4,下管板1上加工有喇叭形开口,大端开口的截面尺寸大于金属管壳3长度,小端开口的尺寸大于金属管壳3直径,在下管板1上方大端开口中部装有一刀口条2。下管板1的大端开口的尺寸是金属管壳3长度的105%~120%,小端开口的尺寸是金属管壳3直径的105%~120%,且在小端开口下接有一段同直径的导管4。当附加机械把待装金属管壳3推至所示工作位置时(图1),底部的重量略重于管口的重量,便会以刀口条2的刃口为支点(图2),绕刀口条2转位90°而定向成底部朝下落入下管板1(图3),顺下管板1的导管4(图4)滑入已备好的接管模,简单、快速、准确地完成装管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燃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燃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5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动物苗种孵化网箱
- 下一篇:半自动加强帽筛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