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位于密封条亮面端部的装饰帽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5385.3 | 申请日: | 200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89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峻岭;陆俞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2 | 分类号: | B60J10/02;B60R13/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姚娟英 |
地址: | 3158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于 密封条 亮面端部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附件,具体指一种位于车窗外密封条亮面端部的装饰帽。
背景技术
为了克服密封条亮面铝条的加工误差和削除其端部划伤车身的隐患,在该密封条端部往往套有装饰帽。该装饰帽主要由头部和主体组成,其中,头部的截面大于主体,而在主体上设有定位用的弹性卡脚。装配时,将该主体插入到车窗外密封条的端部空腔中,使头部露于密封条之外,并使两者相互固定成一体。最后将装配好的密封条和装饰帽通过弹性卡脚安装到车门钣金上,即可使密封条起到较好的装饰和密封作用。
但从目前的普通车型中装饰帽的使用情况来看,由于装饰帽的弹性卡脚与车门钣金之间存在着间隙,因此时有发生车门密封条外翻的现象。显然这样的缺陷,一方面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外形美观度,另一方面也导致汽车开动时,发出“嗒、嗒、嗒”的噪声,使得消费者对汽车的整体质量产生质疑。所以一些常见的高档车(如宝马系列)在车窗外密封条上就没有使用卡扣,存在失窃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将车窗外密封条牢固地安装在车门钣金上的装饰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位于密封条亮面端部的装饰帽由头部和主体组成,在所述的主体上设有安装用的弹性卡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壁向下伸展出U型支架,而所述的弹性卡脚为两个,分别由该支架底部内壁向主体侧方向相互背离延伸而成,且各弹性卡脚的自由端逐渐演变成一薄壁而在端部形成定位台阶,同时在所述的主体侧壁上还具有向下伸展的支脚,该支脚与所述的主体侧壁表面之间形成了供车门钣金插入的弹性插口。
非常有益的是,所述的支脚端部可以设计成背离于主体侧壁伸展而使弹性插口的口部形成扩口状,以方便插入到车门钣金上。
同时在所述的主体上还可以设有供密封条定位用的纵向凹槽。且在该凹槽的口部可以设有一凸起而形成止口,这样插装方便,且连接牢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从主体的侧壁巧妙地延伸出卡设车门钣金边沿的支脚,因而能有效地防止密封条外翻;同时又能利用两弹性卡脚端部的限位台阶,使限位台阶紧抵在安装孔边沿上而实现牢固地限位,因而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避免了密封条脱落和被盗现象,最终使得密封、装饰效果更好,更能满足汽车业的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汽门钣金上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装配结构中装饰帽尾部支脚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该装饰帽由头部1和大致呈条形的主体2组成,其中,主体外壁上向下伸展出的U型支架21,在该支架的底部内壁向主体侧方向侧延伸两个弹性卡脚22,且该两弹性卡脚并列设置并相互背离,同时各弹性卡脚22的自由端逐渐演变成一薄壁221而在各弹性卡脚的端部形成定位台阶222。在主体的尾部侧壁上还具有向下伸展的支脚23,该支脚与主体侧壁表面之间形成了供车门钣金插入的弹性插口24。
为了使插配动作更加顺畅,支脚23端部背离于主体侧壁伸展,而使弹性插口24的口部形成扩口状。
在本实施例中,在主体上设有纵向凹槽25,并在凹槽口部设有一凸起26而形成一止口,以供密封条边沿插入至其内而实现二者的连接定位。
安装时,将装饰帽的主体插入到密封条本体3的端部空腔中,然后密封条本体的一边沿插入到装饰帽主体的纵向凹槽25中,使装饰帽和密封条相互固定成一体件;最后,将装配好的密封条和装饰帽安装到车门钣金4上,参见图4和图5,此时,车门钣金的上边沿插入到弹性插口24中,而两弹性卡脚插入到车门钣金上的安装孔41中,在该插入过程中,两弹性卡脚22先受压迫力,而相对靠拢,当定位台阶滑入安装孔41后,又在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各弹性卡脚22的自由端向外复位,同时自由端上的薄壁221与车门钣金安装孔边沿相碰而限制其继续复位,此时,定位台阶222与安装孔处的车门钣金相抵,从而实现了密封条牢固地安装在车身上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5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超滤膜净化水冷热饮水机
- 下一篇:便于安装及更换滤芯的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