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识别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5584.4 | 申请日: | 200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11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解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解永利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M1/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8000浙江省台州市椒***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付系统的设备,特别涉及手机识别卡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作为最流行的通讯设备已经普遍使用,成为使用最多的随身通信工具之一。基于手机的支付系统也出现很多,如水、电、煤气的手机银行转帐功能。但现有的手机支付方式过于繁琐,需使用手机拨打特别号码,并输入验证密码等,操作不便且时间较长。
与此同时,各种付费识别卡(如磁卡、非接触式IC卡、条形码等)在企业考勤、校园一卡通、公交储值卡、高速公路收费、停车场、小区管理等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多,技术日益成熟,安全性也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上述各种识别卡需要随身携带,否则无法完成支付,使用者往往忘了携带而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忘带概率低、操作简便的手机识别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包括含后盖的手机外壳和电池,手机内固装有识别卡。
手机外壳的后盖内侧粘接或镶嵌有识别卡,或手机外壳的后盖和识别卡制成一体;也可以在电池处粘接有识别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手机已成为人们必带的物品之一,将识别卡固定于手机外壳的后盖或电池,用户不需另行携带识别卡,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将手机用户的SIM卡信息写入其识别卡芯片内,并与运营商的通信系统结合,可以比较方便的实现手机用户支付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手机包括含后盖1的手机外壳和电池2,识别卡3为非接触式IC卡,可在企业考勤、校园一卡通、公交储值卡、高速公路收费、停车场、小区管理等系统中使用。本实施用胶水将识别卡3牢固粘接在手机外壳的后盖1内侧,有可效保护识别卡3,防止脱落或损坏。
参照图2,本实施在手机外壳的后盖1内侧开有凹坑,识别卡3牢固镶嵌或粘贴在后盖1凹坑内。识别卡3和手机外壳的后盖1也可以制有一体,即通过PVC或ABS将识别卡3封装于手机外壳内,也可以在注塑时预埋在后盖1内。
参照图3,本实施用胶水将识别卡3粘接在电池2靠近后盖的一侧。
将识别卡3采用粘贴、镶嵌等方式封装入手机外壳或手机电池等其它部件,并将手机用户的SIM卡信息写入其识别卡3芯片内,并与运营商的通信系统结合,可以比较方便的实现手机用户支付。其过程为:用户刷卡,读卡器读出识别卡3内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运营商数据管理系统,经运营商数据系统确认扣除相关款项,发送短信息至用户手机。上述结构既方便用户携带,又简化用户支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解永利,未经解永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55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镜腿弹簧铰链的防磨损装置
- 下一篇:管状电机离合器控制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