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打扣机冲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5885.7 | 申请日: | 200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18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凌正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正然 |
主分类号: | A41H37/02 | 分类号: | A41H37/02;A43D100/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蓝建中 |
地址: | 311102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打扣机冲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广告灯箱、蓬房、蓬盖布及玩具制品的自动打扣机冲头,属打扣机部件总成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所有专利申请号200510083406.1、名称“自动打扣机输送打扣方法”,该自动打扣机的上扣套在上扣导杆上,下扣通过落扣机构落在下扣槽轨内,上、下扣推杆在气缸活塞杆的推动下同步移动,上扣推杆推动套在上扣导杆底部的上扣滑过上扣导杆底端的球头且将上扣输送至上扣槽轨冲孔的柔性托垫上的同时,下扣推杆将位于下扣槽轨内的下扣输送到下块中的下冲座内,冲压气缸带动冲头将托在柔性托垫上的上扣在托附中冲下且与下扣准确冲压结合。实践中,上扣槽轨冲孔中的柔性托垫在使用中,由于受其材质及弹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冲头不能使位于柔性托垫上的上扣在同一时间完全与柔性托垫分离、准确地与下扣准确冲压结合,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打扣失败。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将上扣与下扣准确冲压结合的自动打扣机冲头。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冲头外套设计成凹槽结构且凹槽正面开有窗、背面开有进扣孔,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一。将冲头外套设计成凹槽结构目的在于:在冲头外套的凹槽底部便于安装既能够打开,又能关闭的双扇门,该双扇门的相对面呈凹弧状形状且形成凹弧形孔或椭圆孔或圆孔,该凹弧形孔或椭圆孔或圆孔的孔径小于上扣直径,当冲头冲击上扣及双扇门的瞬间,该双扇门能够自动打开,使上扣平稳落下;当冲击结束后,该双扇门又能自动关闭,也就是说,位于双扇门上的上扣受到冲头冲击同时,该双扇门能够瞬间打开,确保上扣落下,外套底部在冲头下移到工件时,已经压平被冲物料表面,使得冲扣时表面平整,不会出现折邹拉缩现象,当上扣落下且在冲头的作用与下扣冲击结合(打扣)后,该双扇门在弹簧的作用下,又能够自动关闭。2、两冲头夹头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二。两冲头夹头就尤如两扇门,将该两扇门安装到冲头外套的凹槽底部,即构成冲扣托口。由于冲扣托口俯视呈弧形口或椭圆形口或圆形口或鸭嘴形口,当两扇门的中心受力向下打开时,位于其上的上扣顺着其开口将平稳落下,从而实现了开门同时落扣的目的。3、冲头外套端面空心螺母的设置,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三。该空心螺母即是冲杆的导向套,又是冲杆冲头限位套,同时又是复位弹簧一端的限位受力板,具有一物三用特点。4、两冲头夹头的末端与冲头外套内端面相对开有导向柱孔,导向柱位于导向柱孔内且导向柱上套有弹簧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四。在两冲头夹头的末端与冲头外套内端面设计导向柱且导向柱上复位弹簧的设计的最大特点在于:位于导向柱上的复位弹簧不仅能够使冲头夹头在完成冲击打扣后自动复位,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使两冲头夹头构成的冲扣托口在受到冲头冲击时,呈阻尼状态打开,确保位于其上的上扣平稳、有序、准确落到与下扣相对的被打扣的物料上,确保了打扣的准确性和一次成功性。5、冲杆上空心螺母与弹簧挡圈间复位弹簧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五。该复位弹簧不仅能够在冲头完成冲击打扣后,确保冲头复位,而且能够使气缸所产生冲击能量由瞬间爆发冲击转换成阻尼冲击,确保了冲头在与上扣接触的瞬间上扣不产生移位等。其技术方案:自动打扣机冲头,它包括冲头底座,冲头外套(5)呈凹槽结构,两冲头夹头(7)位于冲头外套(5)的凹槽内,位于冲头外套(5)凹槽内的两冲头夹头(7)采用销轴(6)分别与冲头外套(5)两侧板销接且可转动,冲杆(1)中的冲头(8)通过空心螺母(4)中的冲杆孔而位于冲头外套(5)的腔内,弹簧(3)套在冲杆(1)上且位于空心螺母(4)与弹簧挡圈(2)间。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冲头外套及冲头夹头构成的下开式落扣机构,确保了上扣与下扣的准确冲压结合;二是两冲头夹头的末端与冲头外套内端面中弹簧阻尼结构的设计,不仅确保了冲头夹头的准确复位,而且使由两冲头夹头构成的冲扣托口呈阻尼状态开、关,确保了位于其上的上扣平稳、有序、准确地落到与下扣相对的被打扣的物料上,确保了打扣的准确性和一次性成功;三是冲杆上空心螺母与弹簧挡圈间复位弹簧的设计,不仅使冲头在完成冲击打扣后冲头自动复位,而且能够使气缸瞬间产生的爆发冲击力转换成阻尼冲击力,使冲头冲击上扣时不产生移位等现象;四是外套底部在冲头下移到工件时,已经压平被冲物料表面,使得冲扣时表面平整,不会出现折邹拉缩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打扣机冲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冲头外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两冲头夹头相对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正然,未经凌正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5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烟包装机组拉线快换装置
- 下一篇:不间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