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电脑控制多功能电动车电池的充电保护定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5969.0 | 申请日: | 200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10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旭峰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7/18;H03K17/2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504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电脑 控制 多功能 电动车 电池 充电 保护 定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及定时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微电脑控制多功能电动车电池的充电保护定时器,用于电动车电池充电的检测和保护,也可以用于普通电器的预约和定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普通的定时器,它只简单具备预约和定时功能,没有上面提到的本装置的其它功能。而目前市场上的充电器,没有预约和定时功能,没有自动关断电源的功能,容易过充,导致电池损坏并浪费电能。如果用普通定时器和充电器结合使用,因为没有自动检测功能,设定多少充电时间是个问题,设置多了失去保护的意义,设置少了会导致充电时间不足,也会损坏电池。另外,电池缺电有多少,如果设置一样的时间,又会导致上面提到的问题,如果每次按自己的估计设置时间,那会不准,而且会很麻烦,另外也没有电池损坏、充电时间不足和连接不良等智能提醒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微电脑控制多功能电动车电池的充电保护定时器,能自动检测电动车电池是否充满,并与预约、工作时间设定及智能提醒等几大功能相结合,不同于其它单纯的定时器。本装置的上电启动功能,对于经常停电的地区,可供人们自行选择来电后是否继续使本装置工作。本装置的电动车电池充电通道和其他电器定时工作通道分开,适用于电流10A/250V以下的所有电器,使用范围极为广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微电脑控制多功能电动车电池的充电保护定时器,主要包括变压器、整流电路、稳压电路、检测电路、时间调整电路、拨位选择电路、继电器电路、显示电路和单片机处理模块,检测电路、显示电路、继电器电路、时间调整电路和拨位选择电路分别与单片机处理模块电连接;其中交流电源一路通过变压器、整流电路、稳压电路输出直流电与单片机处理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交流电源另一路与继电器电路相连接;单片机处理模块,用于负责运行既定程序,对输入/输出进行控制,根据按键输入的状态,对输出部分作不同的控制,实现电动车电池充电的检测和保护,以及普通电器的预约和定时;继电器电路,根据单片机处理单元的控制信号控制两个继电器J9和J8,继电器J9接通时控制电器定时,继电器J8接通时控制电动车电池充电;显示电路,用来根据单片机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控制发光二极管,以用来指示当前的定时状态和通电状态;用来控制数码管,以显示所有的信息;拨位选择电路,拨位开关S2用于电动车充电和其它电器定时选择开关,拨位开关S3为上电启动开或关选择开关。
本实用新型中220V交流电源由J3、J4输入,一路经过12V变压器,另一路到J9继电器,经过变压器的电流,通过D1、D2、D17、D18二极管的整流,C5、C6的滤波电容,D9的12V稳压二极管,得到稳定的+12V电压,通过三端稳压后得到供单片机使用的+5V电压。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流检测电路由电阻R3、二极管D11、D12、D16、D21和光电藕合U2构成,继电器J8、J9由单片机控制,它们的通断决定继电器J5、J6有无电压。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装置专有的电池充满检测功能,解决了因电池过充发热导致电池损坏并浪费电能的问题;浮充时指示灯闪烁提醒功能,可提醒用户充电过程已进入浮充状态;充电时间不足提醒功能,可提醒用户设置的电池充电时间不足;电池损坏提醒功能,可提醒用户电池可能损坏,需维护或更换;连接不良提醒功能,可提醒用户线路连接不良,导致无法充电;上电启动开或关自行选择功能,对经常停电地区的用户增加了用电的安全性。这些功能无不体现了本装置的智能化和人性化。附带了可用于其它电器的预约和定时功能,功率小于10A/250V的电器都可以使用,增大了本装置的应用范围,若与峰谷电配合使用,在享受预约的同时,也可节约用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方框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旭峰,未经杨旭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5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