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前阻尼式烟灰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6767.8 | 申请日: | 200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5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光 |
主分类号: | B60N3/08 | 分类号: | B60N3/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57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前 阻尼 烟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灰盒,尤其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中的车前阻尼式烟灰盒。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的专利号为200420022935.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阻尼式烟灰盒,它包括壳体、盒座及面板;盒座置于壳体中;面板横向两侧分别连接有回转臂,面板横向右端的回转臂下端固定连接一个扇形齿轮;壳体横向右端设有一个阻尼器,阻尼器的一侧固定连接一个齿轮,齿轮与扇形齿轮相啮合;壳体横向左端设有一个弹簧销,弹簧销连接一个扭转弹簧;壳体与阻尼器之间配置有一个摆轮,摆轮的下端设置有一个销轴,销轴配置在壳体下端的小孔中;面板横向回转臂的一侧设有一个滑动销,摆轮与滑动销相对应的一侧设有一个滑槽,滑动销与滑槽相互滑动配合,当手指轻触面板时,即可实现阻尼式烟灰盒的开启与关闭动作。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便,但是这种结构的阻尼式烟灰盒是根据汽车车门的形状和结构而专门设计的,它适合安装在车门上,不适合安装在汽车挡风玻璃下方的仪表安装面板上,其原因有两点:1、仪表安装面板上通常配置一些相关驾驶辅助功能的按钮或显示屏,而这种结构的阻尼式烟灰盒的面板是向上翻转的,因此面板就挡住了按钮或显示屏,使驾驶员不能正常使用这些按钮或查看显示屏相关信息;2、有些车型的仪表安装面板上的有些按钮是凸起的,凸起的按钮会妨碍面板的完全开启,从而给烟灰盒的正常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安装在汽车挡风玻璃下方的仪表安装面板上,且能保持现有烟灰盒操作方便的优点的车前阻尼式烟灰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车前阻尼式烟灰盒:它包括壳体、盒座、阻尼装置、一面有滑槽及锁死点的导向限位板、与滑槽及锁死点相互滑动配合的滑动销、提供盒座从壳体中弹出的所需动力的弹性装置以及置于盒座内的烟灰缸;所述壳体上连接有钢板;所述阻尼装置一端连接盒座底部,其另一端连接壳体底部;所述导向限位板安装在壳体的底部;所述滑动销固定于滑槽及锁死点对应上方的盒座底部。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当手指轻触盒座时,盒座就会在弹性装置和阻尼器装置的共同作用下缓和稳定地向前伸出,当手指再次轻触盒座时,盒座又会缓和稳定地缩回到壳体内,操作极为方便;由于盒座不是向上翻转,而是向前伸出,因此盒座不会与汽车挡风玻璃下方仪表安装面板上的按钮或显示屏相互影响。
前述的弹性装置指卷簧轴及一端卷在卷簧轴上的卷簧;所述卷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壳体右端底部;所述卷簧轴固定于盒座左端。这种结构的弹性装置能使盒座在壳体内活动更加灵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前述的阻尼装置一端连接盒座底部,其另一端连接壳体的底部指,阻尼器通过其两个连接扣I连接在盒座右端的阻尼槽上;所述阻尼器的一侧固定连接一齿轮,齿轮与壳体底部的线性齿条相啮合。
前述的导向限位板安装在壳体的底部指,所述导向限位板通过其两端的连接爪和连接扣II连接在设于壳体底部的扇形槽上。
前述的盒座内有一发光装置;所述烟灰缸的缸壁上有供发光装置透光的透光片。当汽车行驶在黑夜中时,发光装置能通过透光片提供光线给烟灰缸,从而便于车内吸烟者把烟灰准确地放入烟灰缸内。
前述的所述盒座右端安装有面板。面板的设置能够使烟灰盒在闭合时完全密封在仪表安装面板内,防止汽车行驶过程中烟灰的飘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烟灰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掉钢板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烟灰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着卷簧及卷簧轴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盒座与壳体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烟灰盒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壳体,2、盒座,3、面板,4、导向限位板,41、42、44、滑槽,43、锁死点,5、滑动销,6、卡槽II,7、卷簧轴,8、卷簧,9、阻尼器,10、阻尼槽,11、齿轮,12、线性齿条,13、钢板,14、烟灰缸,15、发光装置,16、透光片,17、扇形槽,18、滑轨,19、滑槽,20、连接扣I,21、连接扣II,22、连接爪,23、卡块I,24、侧板,25、斜面,26、弯曲部位,27、卡槽I,28、卡块II,29、条缝,30、弹珠球。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光,未经吴志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67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能节能型冷水机制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线穿式防窃铅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