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摇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6968.8 | 申请日: | 200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52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陆赛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赛娣 |
主分类号: | A47C3/02 | 分类号: | A47C3/02;A47C4/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6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摇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椅,尤其是可折叠的摇椅。
背景技术
摇椅作为人们饭后茶余的休闲器具深受人们青睐,可在室内使用,也可在庭前屋后使用,给人们带来自得其乐的享受。目前广泛使用的摇椅都是固定式结构,既不能折叠,又不能方便拆装,给生产厂家的仓储、运输和人们的使用都带来影响;市场上折叠椅虽然很多,却没有摇椅的摇动功能;有些摇椅虽然具备脚靠结构,但往往又是固定的。总之,功能较多、结构比较完善的折叠摇椅还未曾在市场上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较完善的折叠摇椅,该摇椅可折叠,可摇动,两者之间又能方便拆装,脚靠可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折叠摇椅,其包括折叠椅,折叠椅的前脚和后脚底端与摇椅底座联接,折叠椅上设有脚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脚与摇椅底座的联接为可卸联接;所述的脚靠有一“U”型边框,“U”型边框的两端点与摇椅底座铰接相联、两侧中部分别与折叠杆铰接,而折叠杆由相同的二节组成,互相铰接,外一节端点又分别与摇椅前脚铰接相联。
所述的摇椅底座由2根弧形摇杆和2根联接杆组成的联接体,摇椅底座的2根摇杆上设有前脚联接座、后脚联接座和脚靠联接座。
所述的脚靠的“U”型边框上设有固定的搁脚板和防滑管。
所述的搁脚板是多条排列组成的条栅或格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折叠椅与摇椅底座的联接结构以及脚靠的联接结构都进行了改进,使该折叠摇椅既具有可拆、可摇、可脚靠功能,又具有迅速拆装和脚靠折叠功能,无论对生产厂家的仓储、运输,或对使用者拆装收藏都极其方便,且体积小,是一种结构比较完善、深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市场前景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
图2为摇椅底座结构图。
图3为脚靠结构图(展开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脚靠折叠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再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折叠摇椅包括任意结构的折叠椅1,其自身具有折叠功能,其与摇椅底座的联接为可卸联接,摇椅底座(图2)由2根弧形摇杆11和2根联接杆10焊接而成,摇椅底座的2根摇杆又在前、后相同位置焊固二块开口朝上的平行块,即前脚联接座8、后脚联接座12和脚靠联接座7。折叠椅的前脚9和后脚13的底端分别设在前脚联接座和后脚联接座的二平行块间,并以螺钉、螺母紧固,形成可卸联接,将折叠椅1与摇椅底座结合起来成为可拆卸的折叠摇椅,联接很方便,随时可拆可装,拆开后体积小,便于仓储和运输。
所述的摇椅底座的摇杆11前端部的脚靠联接座7,用以联接供人们搁脚的脚靠,该脚靠(图3)包括以钢管制的“U”型边框5,“U”型边框的两端点预加工孔,并设在脚靠联接座7的两平行块间,然后以铆钉铆接,形成脚靠与摇椅的铰接关系,同时在“U”型边框的两侧中部分别铰接有折叠杆6,折叠杆由相同的两节组成,互相铰接,外一节端点又与折叠椅两前脚9铰接相联,形成折叠关系。同时在“U”型边框上铆固有搁脚板4和防滑管3,所述的搁脚板是多条平行排列的条栅。脚靠翻开后即成搁脚结构,折叠后处在折叠椅座位2下方,不影响折叠椅1的折叠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赛娣,未经陆赛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69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