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饭煲节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7223.3 | 申请日: | 200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55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27/62 | 分类号: | A47J27/62;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饭煲 节电 装置 | ||
1.电饭煲节电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可以调节火力电压的主回路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电路、测温电路、延时电路和驱动转换电路;
主回路电路包括电压输出插座(CZ),电压输出插座(CZ)的两端分别与双向可控硅(T)的阳极和交流电源L端连接,双向可控硅(T)的阴极与交流电源N端连接,双向可控硅(T)的控制极与双向触发二极管(DB)的一端连接;双向触发二极管(DB)的另一端与脉冲形成电容(C4)的一端和脉冲形成电阻(R9)连接;脉冲形成电容(C4)的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T)的阴极和交流电源N端连接;脉冲形成电阻(R9)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连接;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包括并联的降压限流电容(C5)和电荷释放电阻(R8),并联后的一端与交流电源L端连接,另一端与整流桥堆(Q)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整流桥堆(Q)的另一个输入端与双向可控硅(T)的阴极和交流电源N端连接,整流桥堆(Q)的一个输出端接地,另一个输出端分别与滤波电容(C3)的正极和稳压二极管(2CW)的负极连接,滤波电容(C3)的负极、稳压二极管(2CW)的正极、滤波电容(C2)的负极接地,稳压集成电路(IC2)的输入端与稳压二极管(2CW)的负极连接、输出端与滤波电容(C2)的正极连接;
测温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Y1),运算放大器(Y1)的正输入端与热敏电阻(RtO)的一端和温度设置电阻(W1)的中心端连接,负输入端与上分压电阻(R1)的一端和下分压电阻(R2)的一端连接;温度设置电阻(W1)的一端与热敏电阻(RtO)的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热敏电阻(RtO)的另一端和上分压电阻(R1)的另一端与稳压集成电路(IC2)的输出端连接;下分压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延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Y2),运算放大器(Y2)的正输入端与延时充电电容(C1)的负极、延时放电电阻(R3)的一端、正电压反馈电阻(R6)的一端连接,负输入端与上分压电阻(R4)的一端和下分压电阻(R5)的一端连接;上分压电阻(R4)的另一端与稳压集成电路(IC2)的输出端连接,下分压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延时充电电容(C1)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Y1)的输出端连接;电压正反馈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转换开关(K1-2)与运算放大器(Y2)的输出端连接;
驱动转换电路包括晶体三极管(BG),晶体三极管(BG)的基极与限流电阻(R7)的一端连接,集电极与继电器(J)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发射极接地;继电器(J)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与稳压集成电路(IC2)的输入端连接;限流电阻(R7)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Y2)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与交流调压电阻(W2)的一端连接,常闭触点与脉冲形成电阻(R9)与连接,中心触点与双向可控硅(T)的阳极连接;交流调压电阻(W2)的另一端通过转换开关(K1-1)与脉冲形成电容(C4)、脉冲形成电阻(R9)和双向触发二极管(DB)连接;转换开关(K1-1)和转换开关(K1-2)联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72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