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电容型片式压电陶瓷谐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7254.9 | 申请日: | 200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84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沈金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9/17 | 分类号: | H03H9/17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家丰 |
地址: | 314001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电容 型片式 压电 陶瓷 谐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电陶瓷频率器件的结构,一种内置电容型片式压电陶瓷谐振器。
背景技术
内置电容型片式压电陶瓷谐振器将陶瓷谐振子和两个负载电容做成一体,可以省去用户另外安装负载电容的麻烦。其结构通常是在带振动凹腔的陶瓷的电容盖板的外表面上制备有电容电极,形成表面电容作为负载电容,此电容盖板再与压电振子以及另一片有振动凹腔且不带电容的陶瓷盖板粘结,组合成一个内置电容型片式压电陶瓷谐振器。因为负载电容器值的大小需与不同线路的要求相匹配,所以在需要制作不同负载电容值的内置电容型片式压电陶瓷谐振器时,需进行不同介电常数电容盖板材料的替换,因而需要开发几个不同介电常数电容盖板材料,电容值的调整比较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其内置电容值在制作时较易调整的内置电容型片式压电陶瓷谐振器的结构。
这种内置电容型片式压电陶瓷谐振器包括上盖板、压电振子和下盖板,上盖板上有电容电极,下盖板的上表面有一个凹腔。它还包括一块中间盖板,中间盖板的下表面有一个凹腔,上盖板、中间盖板、压电振子和下盖板依次相粘合在一起。
这种内置电容型片式压电陶瓷谐振器由于增加了中间盖板,由中间盖板和下盖板提供谐振子振动的振动空腔,上盖板则为一片电容平片,可在正反面制备电容电极图形,形成电容,提供负载电容值。通过改变上盖板正反面重叠电极的面积即可实现负载电容值的大小的调整,需要的电容值较小时也可以单面制备电极,电容值的可调节范围大,而且无需改变电容平片的材质,电容值的调整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这种内置电容型片式压电陶瓷谐振器的基本结构图;
附图2为中间盖板的一种结构图;
附图3为中间盖板的另一种结构图
附图4为内置电容型片式压电陶瓷谐振器的制作过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内置电容型片式压电陶瓷谐振器包括上盖板1、中间盖板2、压电振子3和下盖板4。上盖板1上有电容电极,下盖板4的上表面有一个凹腔。中间盖板2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的下表面有一个凹腔5。上盖板、中间盖板、压电振子和下盖板依次相粘合在一起。由中间盖板2上的凹腔5和下盖板4上的凹腔组成谐振子振动的振动空腔。上盖板1为一片电容平片,在正反面制备有电容电极图形,作为负载电容。
这种内置电容型片式压电陶瓷谐振器的中间盖板2上的凹腔5也可以如图3所示为一通孔,同样能起到提供振动空间的作用。
如图4所示,这种内置电容型片式压电陶瓷谐振器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制备好有m×n个振子单元的的压电振子片8;
2、在电容平片正反面印制m×n组电极作为上盖板片6,根据电容值的需要可调整电极的图形和正反面重叠面积的大小;
3、制作一片带m×n个列阵凹坑的下盖板片9,按产品要求用银浆印上电极,再作烧银处理;
4、制作一片带m×n个列阵凹坑或通孔的中间盖板片7,中间盖板片上无需印制电极;
5、将上盖板片、中间盖板片、压电振子片、下盖板片用粘结剂依次粘结在一起,成为复合片;
6、将复合片按产品尺寸要求,切割成m×n个产品单元,再在每个产品的侧面制备好侧面电极,即成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72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圆珠笔
- 下一篇:新型单板电路结构的高密度静态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