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蔽式沥青运输罐集装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7597.5 | 申请日: | 2007-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69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夏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马赫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B65D90/00;B65D88/74;B65D77/04;B65D8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王俊城 |
地址: | 310021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蔽 沥青 运输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输送沥青运输罐的集装箱,属特种用途集装箱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本申请所有专利号为ZL200520110686.6、名称“集装箱沥青运输罐及其运输车”,该集装箱沥青运输罐的结构为:罐体(1)截面呈椭圆形或圆形,罐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集装箱框架(3)且构成罐式集装箱,燃烧加热器(4)位于罐体内,其排烟烟囱出口(5)位于罐体外。其美中不足的是:由于集装箱的框架呈开放式结构,其罐体裸露在外,而沥青又属于非环保产品,在其罐体上不可避免地残留沥青,在运输沥青的过程中,其残留的沥青不仅造成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也造成了人们的视觉污染,达不到环保运输的要求。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具有环保运输的特点,又能够确保沥青在运输过程中呈融溶状液态的隐蔽式沥青运输罐集装箱。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将沥青运输罐固定在集装箱体内,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运输沥青的罐被固定在集装箱内,不仅整洁美观,更重要的是达到了环保运输的目的。2、沥青运输罐设有循环导热油管,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循环导热油管不仅能够加热位于其周围的沥青,而且不产生废气排放。3、导热油管进、出口法兰及沥青输出阀口上设有盖板且可翻开或关闭,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是环保,不仅外观上看不到沥青运输罐的燃烧器接口及排放口,而且可以方便打开使用,达到了环保运输沥青的目的。其技术方案:隐蔽式沥青运输罐集装箱,沥青运输罐(1)位于集装箱(2)内,沥青运输罐(1)与集装箱(2)间设有保温层,沥青运输罐(1)内设有循环导热油管(3),导热油管(3)进、出口法兰位于集装箱外。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隐蔽式沥青运输罐集装箱的设计,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沥青在运输过程中环保不达标的缺陷,实现了环保运输;二是位于集装箱内沥青运输罐中导热油管的设计,既保证了沥青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冷却,又不产生废气,达到了既节能,又环保的目的;三是由于沥青运输罐呈矩形结构且与集装箱体相匹配,因此增加了30%的装载量。
附图说明
图1是隐蔽式沥青运输罐集装箱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2。隐蔽式沥青运输罐集装箱,沥青运输罐1采用现有技术制作且位于集装箱2内,集装箱2采用现有技术制作。沥青运输罐1与集装箱2间设有保温层7,其结构及工艺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沥青运输罐1内设有循环导热油管3,导热油管3进、出口法兰(快速接头)位于集装箱外,循环导热油管3环绕在沥青运输罐内。循环导热油管3的形状可以是各式各样,其导热油管的进、出口分别与导热油加热器4的进、出口连通。导热油加热器4(如油加热循环锅炉)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集装箱2的顶部设有沥青输入口8且与沥青运输罐连通,集装箱2端部的下部设有沥青输出阀口5且与沥青运输罐连通。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导热油管3进、出口法兰及沥青输出阀口5上设有盖板6且可翻开或关闭。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马赫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马赫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7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报警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 下一篇:抗冲击力沉管扩底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