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真空采血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7670.9 | 申请日: | 200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2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施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友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A61J1/05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兆文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台州市黄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血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血管,尤其是指一种专供毛细血管采血用的非真空采血管。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通过验血诊断各种疾病的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因此,在诊断各种疾病的时候通常需要验血。目前,虽然具有多种采血装置,但近来主要是采用由一次性注射器、固定器及特殊针头组成真空采血管,即通过压力差而采血的方式。真空采血管结构大多为具有一个储血管体和防止血液外流的盖体组成,真空采血管在真空状态下制造,储血管体内为真空,盖体密封住管体口,管体内持续保持真空状态。当利用该真空采血管进行采血的时候,将上述注射器针头的一端插到人体静脉中,注射器另一端针头连接到真空采血管中,此时,人体静脉和真空采血管之间形成压力差,血液通过注射器流入到管体中,完成采血。这样结构的真空采血管,管体和盖体之间一般是通过凸起进行弹性插入密封的,当要打开采血管时,人们一般需要比较大的力才能将盖体和管体分离,这样就可能会因为用力过猛而导致拔盖体时将血液带出,有可能会污染了工作人员的手或沾染到外部空间上,从而引起了工作中的交叉感染。在婴幼儿血常规项目采血中,因其血管以及血细胞的特殊性,难以采集静脉血来做血液细胞学检查,且因真空管的负压易导致婴幼儿血细胞的破裂,使检验结果失真。而在毛细血管采血领域中,又无专门的采血管。目前较为多的是用0.5~1.5ml的离心管加EDTA盐来采毛细血管血,因离心管内壁无硅化处理,在毛细血管血量少的前提下,难以采集到所需血量,加大病人的痛苦,且离心管无安全头盖,开盖时易造成生物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真空采血管,通过对盖体和管体的结构改进,可以使标本易于采集且能安全封闭在管体内,并防止开启盖体时管内标本外溅。
为实现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非真空采血管,由管体和用以开闭管体口的盖体组成,盖体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突起,管体外缘设有凸环,管体通过凸环与盖体的突起进行弹性卡合密封,所述的管体外缘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卡合槽,盖体的内侧具有一台阶,卡合槽和台阶对应配合,其特征在于:管体外缘的卡合槽内设置有多个齿状凸块,同时在盖体内侧的台阶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多个齿状凸块,每个凸块上具有两个导向面。
所述管体端口的一侧开有一缺口,在端口的另一侧形成采血凸缘。
采用上述结构的采血管,通过在管体外缘卡合槽和盖体内侧上都设置了对应配合的齿状凸块,当关闭盖体和管体时,管体通过凸环和盖体内侧的突起进行弹性卡合密封,同时盖体和管体对应的齿状凸块相互交错咬合锁定,由于交错咬合的齿状凸块之间各自具有的导向面,卡合时齿状凸块之间这样的积压作用后的锁定会形成一种可以让人感知的特殊回声,可以确定管体内的标本已经完全锁定。当要打开盖体时,只要将盖体和管体相互错开旋转,此时由于齿状凸块上具有的导向面,可以轻松松开齿状凸块间的咬合和管体与盖体之间的弹性卡合密封,使用者不需要费过多的力将盖体打开,防止在打开盖体时管体内标本外溅。另一方面,管体端口一侧上开有缺口,另一侧形成采血凸缘,易于采集标本,管体内壁经硅化处理,使血液不出现挂壁现象,在最小的采血量下完成检验,管内添加相应抗凝或促凝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非真空采血管,由管体1和用以开闭管体口的盖体2组成,盖体2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突起3,管体1外缘设有凸环4,管体1通过凸环4与盖体2的突起3进行弹性卡合密封,管体1外缘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卡合槽5,盖体2的内侧具有一台阶6,卡合槽5和台阶6对应配合,在卡合槽5内设置有多个齿状凸块7,同时在盖体2内侧的台阶6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多个齿状凸块7,每个齿状凸块7上具有两个导向面71、72;另一方面,管体1端口一侧上开有缺口,另一侧形成采血凸缘8,易于采集标本。
使用者当关闭盖体2和管体1时,管体1通过凸环4和盖体1内侧的突起3进行弹性卡合密封,同时盖体2和管体1对应的齿状凸块7相互交错咬合锁定,由于交错咬合的齿状凸块7之间各自具有的导向面,卡合时齿状凸块7之间这样的积压作用后的锁定会形成一种可以让人感知的特殊回声,可以确定管体1内的标本已经完全锁定。当要打开盖体2时,只要将盖体2和管体1相互错开旋转,此时由于齿状凸块7上具有的导向面71、72,可以轻松松开齿状凸块7间的咬合以及管体1与盖体2之间的弹性卡合密封,使用者不需要费过多的力将盖体2打开,防止在打开盖体2时管体1内标本外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友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友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7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箔涂装线的涂装头三辊调节装置
- 下一篇:蒸汽动力式全自动凝结水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