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共补式智能复合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7713.3 | 申请日: | 200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7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蒋少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少庆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1H9/54;H03K17/13;H03K17/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浙江省乐清市乐成镇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共补式 智能 复合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电力电网无功补偿使用电力电容器时的投切控制装置,尤其是指一种专门为三角形接线方法的电容器设计的智能复合开关。
背景技术:
以往执行低压无功补偿电力电容器投切任务的元件,一般使用交流接触器和可控硅无触点开关。当使用交流电磁接触器时,由于在电容器通断瞬间产生涌流,使接触器的触点容易烧坏;在电容器投入运行期间,接触器电磁线圈本身不但具有功耗,也因发热而烧毁的可能性极大,所以使用寿命短、安全性差。当使用可控硅无触点开关时,其本身运行功耗高,并且散发大量的热量,必须采取风机散热措施,也无形增加风机的功耗,一旦风机出现故障很快导致可控硅烧毁;另外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可控硅进入电网运行中会产生谐波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相共补式智能复合开关,它解决了上述两种开关元件存在的问题,既安全又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三相共补式智能复合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电路与程序控制电路连接,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磁保持继电器触发电路分别与程序控制电路连接,磁保持继电器触发电路分别与磁保持继电器连接,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分别与双向可控硅连接,A相单有磁保持继电器负责通断、承载工作,B相、C相分别由磁保持继电器之触点与双向可控硅并联构成负责通断、承载工作;由光电耦元件与集成电路组成的控制信号输入电路接收来自补偿控制器发送的补偿三相电容器投、切信号,经光电隔离处理后信号送往程序控制电路;由单片机加程序编程的程序控制电路,当接收到投入补偿三相电容器的指令时,先启动A相磁保持继电器触发电路,使A相磁保持继电器闭合,在三相负载未形成回路的情形下,先让补偿三相电容器的A相接入电网中,然后进行逻辑判断,选择过零点,启动B相、C相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使B相C相双向可控硅导通,再启动B相、C相磁保持继电器触发电路输出脉冲正电压,B相、C相磁保持继电器吸合,常开触点转换为闭合状态,并且保持,程序控制电路最后指示B相、C相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关闭双向可控硅,补偿三相电容器的导通运行工作即由磁保持继电器的闭合触点来执行;当程序控制电路接收到切断补偿三相电容器的指令时,先启动B相、C相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导通双向可控硅,然后再启动B相、C相磁保持继电器触发电路输出脉冲负电压,使B相、C相磁保持继电器释放,其闭合触点转换成常开状态;程序控制电路进行逻辑判断后,选择过零点,指示B相、C相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关闭双向可控硅,补偿三相电容器的B相、C相离开电网,最后程序控制电路指示A相磁保持继电器触发电路输出脉冲负电压,使A相磁保持继电器释放,其闭合触点转换成常开状态,补偿三相电容器彻底切离电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程序控制,由双向可控硅过零投切,由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闭合保证补偿三相电容器的运行,彻底消除了电弧产生、触点烧结的问题,安全可靠;双向可控硅过零投切瞬间完成,无功耗、不发热、无谐波污染、节能环保;由三个磁保持继电器分相工作与使用接触器相比,灵活性非常好,特别是A相在没有回路形成之前先接通,同样,A相在回路被切断后再断开,在完全无电流的状态下完成投、切动作,智能化程度高,设计非常合理;作用电子化后,节省了大量的资源(有色金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DL1-控制信号输入电路,DL2-程序控制电路,DL3-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DL4-磁保持继电器触发电路,DL5-电源电路,DL6-故障与运行监控电路,DL7-失压与缺相保护电路,DL8-空载保护电路,JD1-磁保持继电器,JD2-磁保持继电器,JD3-磁保持继电器,KB-双向可控硅,KC2-双向可控硅,C1、C2、C3-补偿三相电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少庆,未经蒋少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7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端部全金属焊封的潜油直线电机
- 下一篇:连接器结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