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配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底盘上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作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7917.7 | 申请日: | 200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62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奋飞;章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星光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1/00 | 分类号: | A01D41/00;A01D6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心同 |
地址: | 313017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喂入 联合收割机 底盘 全喂入 作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的部件,特别是可安装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底盘上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割台、中间输送槽和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一般较适宜于收割禾杆高度在60厘米以上的杂交水稻或晚梗稻,若收割小麦或禾杆高度在55厘米以下的双季早稻时,割台损失率和脱粒损失率则远比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大。为此农户或专业收割服务户最好应同时配备半喂入和全喂入两种联合收割机,但如此,经济投入过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配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底盘上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作业装置,包括割台、中间输送槽和脱粒装置。
半喂入和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作业装置都由割台、中间输送链或中间输送槽和脱粒装置组成,虽然其具体结构和安装于机架底盘上的位置有所不同,但各组件间相互连接方式及与机架底盘的连接方式是基本相似的,如割台机架后下部设有与收割机底盘上的油缸活塞杆自由端相连接的连接座,割台机架后上部安装有回转轴,该回转轴两端安装于收割机底盘前部的回转轴座上;脱粒机架是通过其底部的数个固定座,用螺栓与收割机底盘上的定位螺孔相连接固定的;关于割台与脱粒机之间的传送连接装置,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是采用中间输送槽,该中间输送槽前端部插接于割台的输出口、后端部则挂接于脱粒机架前侧的耳板上并与脱粒机输入口相衔接,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是采用链条装置。因此,要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作业装置替换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上的作业装置,主要是使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作业装置的连接固定件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底盘上的连接固定件相匹配。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它包括收割台、中间输送槽和脱粒装置,而中间输送槽为两节式组合输送槽,其前半节输送槽体的下端与收割台机架输出口固定配接、上端部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有可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底盘上的回转轴座相配接的回转轴,前半节输送槽体的底部还设有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底盘上的油缸活塞杆自由端相连接的连接座,后半节输送槽体上端部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有可挂接在脱粒机架前侧耳板上的回转轴、下端口插接于前半节输送槽体的上端口中,脱粒机架底部设有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底盘上的脱粒机定位安装孔相配合的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底盘配接简便可靠,与制造整机相比大幅度降低了造价。原拥有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用户,只要添购本实用新型,即相当于拥有半喂入和全喂入两台不同性能与功能的联合收割机,大大节约了经济投入;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的作物,灵活选择安装不同的作业部件进行收割,从而创造最佳的收割质量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底盘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按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功能、结构要求设计割台、中间输送槽和脱粒装置,其中,中间输送槽设计为两节式组合输送槽,其前半节输送槽体2的下端与收割台机架1的输出口相焊接固定,其上端部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座5安装有可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底盘8上的回转轴座7相配接的回转轴6,底部设有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底盘8上的油缸14的活塞杆自由端相连接的连接座15,后半节输送槽体3上端部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座9安装有可挂接在脱粒机架4前侧耳板11上的回转轴10、下端口插接于前半节输送槽体2的上端口中,脱粒机架4底部设有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底盘8上的脱粒机定位安装孔13相配合的固定座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星光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星光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7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应急调峰供气装置
- 下一篇:蓄电池上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