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直管对接的管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8056.4 | 申请日: | 200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6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章以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以乐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F16L47/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7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对接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接头,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直管对接的管接头。
背景技术
在排水管、给水管、阻燃电线管、通信管等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的限制,经常需要将两段分离的直管进行对接,这就需要大量用到直管对接的管接头。
目前市场上管材直接对接的管接头中间部分有一圈定位筋,在两段管子进行连接的时候作为定位及方便使用胶水等用处。例如专利号为ZL200420022691.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2711500Y)“一种双壁中空缠绕管接头”就公开了这样的一种结构:其包括套筒和环扣装置,所述的套筒包括内外两层,分别为内圈的橡胶带和外圈的不锈钢带;所述的橡胶带中部内壁上设有定位筋,该专利的附图2中显示这种管接头的截面剖视图。这种结构的好处就是便于管子在对接时候能准确定位,不至于发生将需要对接的管子穿插出头或者穿插不到位的情况,并且,在将需要对接的管子端部都插入到管接头的定位部位后,用胶水粘接或用高温焊接挤压设有定位筋部位的管接头,能将需要对接的管子端部牢固密封地粘合对接在一起,便于施工人员的具体实施。
但是,这种管接头由于中间部分有一圈定位筋,就存在这样的问题:首先,当现场建筑物等已安装的管子损坏、必须锯断修补重接时,维修人员经常将这样的管接头当活接使用,而此时该管接头中的定位筋就会影响其正常连接,必须先将这一圈定位筋去掉,才能将其正常地套接在被锯断的管子两端;其次,由于这种塑料管接头在生产加工时,加工这样一圈定位筋,必然会对塑料管接头中间部位造成收缩,这样就产生了管接头俩头直径与中间直径不一样大,并且口径越大收缩越厉害;再次,加工这样一圈定位筋,也必然造成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在既能在管子安装前连接时方便定位又能在管子安装后方便维修的直管对接的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直管对接的管接头,包括有接管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接管本体中部内壁上设有至少二个定位凸片。
所述的定位凸片的大小和数量可根据管接头直径的大小而定,一般以三个为最佳,并沿接管本体内壁周向均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上述构造后,管接头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只需要在接管本体中部内壁上加工定位凸片,而不需要加工整圈定位筋,这样可使管接头中部直径变形收缩小,能有效提高产品尺寸精度,并且可以节省材料(管接头口径越大越节省材料);而在碰到管子损坏维修时,维修人员可很方便地去掉上述定位凸片,即可将这样的管接头当活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立体剖视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B-B立体剖视图。
图8为图5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包括有接管本体1,其中部内壁上对称地设有二个定位凸片2。
如图5~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包括有接管本体1,其中部内壁上设有三个定位凸片2,并沿接管本体1内壁周向均布。
上述中定位凸片的大小和数量可以根据管接头直径的大小具体设定,并沿接管本体1内壁周向均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以乐,未经章以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80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