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刷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8127.0 | 申请日: | 200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5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国;朱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晓华 |
主分类号: | H01R39/38 | 分类号: | H01R39/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刷导向定位的一体式刷架,属于电机制造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在直流电机结构中,电刷通常是用刷架导向定位的。现有技术中的刷架常采用左右两片金属片固定而形成,这种结构的刷架其整体的表面积较小,故当电刷上通过的较大电流时,刷架所接受的热量难以快速散发而可能导致刷架过热而受损,因此上述分体式的刷架其所能承受的电流相对较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刷架整体由一片金属片构成,能承受的电流较大的一体式刷架,解决了现有分体式刷架存在的能承受的电流较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用于容置电刷并起电刷导向作用的刷握,所述刷握由金属板材一体弯折形成,刷握两侧设有与之一体并向下延伸的定位脚,刷握后端设有与之一体的后挡体。刷架整体由一片金属片构成,其表面积相对较大,故其与电刷接触的表面积也较大,当电刷通过的电流较大时,电刷产生的热量能通过刷架快速的散发出去,不会导致电刷和刷架的过热,故能承受较大的电流。
作为优选,所述刷握截面呈矩形结构,刷握底部由与分别与刷握两侧壁呈90°一体弯折的第一拼合部与第二拼合部构成,所述第一拼合部和第二拼合部分别从与各自一体弯折的侧壁水平延伸至另一侧壁后再90°弯折形成所述定位脚。刷架底部由分别从两侧壁弯折过来的第一拼合部和第二拼合部形成,可使刷架的结构较为对称,同时刷握底部与两侧壁均连接,也提高了刷握底部与侧壁之间的热传导能力,提高了散热效果,两定位脚也分别与两侧壁连接也提高了刷架的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后挡体内侧设有圆形凸点,所述凸点为冲压结构。其中,后挡体上的凸点可便于电刷弹簧的定位,便于电刷的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后挡体与刷握的一侧壁连接为一体。其中,后挡体可以与两侧壁的任一侧壁一体,也可以与底部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刷握的顶部设有U形开槽,所述的开槽位于刷握的后端。其中,U形开槽可便于电刷刷辫在其内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刷握截面呈矩形结构,刷握底部由与分别与刷握两侧壁呈90°一体弯折的第一拼合部与第二拼合部构成,所述第一拼合部和第二拼合部分别从与各自一体弯折的侧壁水平延伸至另一侧壁后再90°弯折形成所述定位脚,所述后挡体内侧设有圆形凸点,所述凸点为冲压结构,所述后挡体与刷握的一侧壁连接为一体,所述刷握的顶部设有U形开槽,所述的开槽位于刷握的后端。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刷架整体由一片金属片构成,能承受的电流较大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用于容置电刷并起电刷导向作用的刷握1截面呈矩形结构,刷握1由金属板材冲压后一体弯折形成,刷握1的顶部2设有U形开槽3,开槽3的开口位于刷握顶部2的后端,刷握顶部2向下90°弯折形成两侧壁4,两侧壁4分别部分向里90°弯折形成第一拼合部5和第二拼合部6,第一拼合部5和第二拼合部6拼合形成刷握1的底部,第一拼合部5和第二拼合部6分别从与各自一体弯折的侧壁水平延伸至另一侧壁后再90°弯折形成第一定位脚7和第二定位脚8。其中,刷握1的一侧壁4延伸形成后挡体9,后挡体9内侧设有圆形凸点10,凸点10为冲压结构,电刷装配上刷架之后后挡体9再向内90°弯折阻挡住电刷(图中未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晓华,未经许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8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棘轮功能的活扳手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