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陈列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8390.X | 申请日: | 2007-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93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洪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紫林 |
主分类号: | A47F5/14 | 分类号: | A47F5/14;A47F7/19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0016***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陈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陈列架,尤其涉及一种服装陈列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购物广场的服装专柜或服装专卖店里用于陈列展示的陈列架多采用两大类:固定式陈列架和临时性陈列架。固定的陈列架,通常固定在墙体上,骨架不能拆卸,不可以重复使用。而临时性陈列架,通常是不锈钢型材的焊接或者铰接组合,其结构虽简单,但显得造型单一。其中以临时性陈列架更受欢迎;原因在于国内购物广场的服装专柜或服装专卖店所摆设的陈列架常常须因为换季整装或折扣促销,而须将内部重新作设计装潢,固定式陈列架早已固定在墙壁上,而无法再作设计调整,难具创新变化,且其体积颇大并难以搬移;而临时性陈列架除可根据使用者所须作组装外,并且在装磺设计时,可再次地重新拆卸调整,因此,由于其较佳的互换性能而被广泛使用。
现有的临时性陈列架的各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多是采用螺孔和螺母配合紧固连接的方式,也有是通过销孔和销杆配合销接,或者是绞接的方式连接,但采用上述连接方式的临时性陈列架,存在下述缺陷:一、拆卸安装较为烦琐。二、由于上述连接件的存在,破坏了陈列架整体的美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陈列架,其结构合理、外形美观,并且组装拆卸均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陈列架,包括支撑杆和底座,包括至少1根横向支撑杆、至少2根纵向支撑杆和至少2个十字形套管,所述横向支撑杆设置在十字形套管的横向通孔内,所述纵向支撑杆设置在十字形套管的纵向通孔内,所述纵向支撑杆端部与横向支撑杆的杆壁相顶触。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支撑杆为直杆件。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支撑杆为弧形杆件。
作为优选,所述十字形套管的纵向通孔上端插设有装饰管。
作为优选,一种陈列架包括2根横向支撑杆、3根纵向支撑杆和3个十字形套管,所述2根横向支撑杆的相接处共用一个十字形套管。
作为优选,一种陈列架包括6根横向支撑杆、9根纵向支撑杆和9个十字形套管构成田格状框架结构,其中相邻的2根横向支撑杆的相接处共用一个十字形套管,所述9根纵向支撑杆的端部与横向支撑杆的杆壁相顶触。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支撑杆上套设T字形套管,所述T字形套管的中间通孔内设有墙体支撑杆。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陈列架采用十字形套管连接的设计思路,只需将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套设在十字形套管内即可完成固定,使得陈列架的组装与拆卸变得更加简单。
二、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陈列架上没有螺钉、销杆和绞接部等,因此陈列架具有非常流畅的外形曲线,因此陈列架整体看上去非常美观。
三、由于所有的横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和十字形套管均可采用标准件设计,因此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组装成许多形式的陈列架。如:采用多根横向支撑杆、多根纵向支撑杆和多个十字形套管组装成一字型排列的长陈列架、圆弧型陈列架、多层陈列架或田格状陈列架等。
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陈列架,其中靠近地面的纵向支撑杆即可以插设在独立底盘内,也可以插设在设置在地面内的底盘内,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的D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陈列架,包括支撑杆和底座5,包括1根横向支撑杆2,2根纵向支撑杆4和2个十字形套管1,所述横向支撑杆2为直杆件。所述横向支撑杆2设置在十字形套管1的横向通孔内,所述纵向支撑杆4设置在十字形套管1的纵向通孔内,所述纵向支撑杆4端部9与横向支撑杆2的杆壁8相顶触。所述十字形套管1的纵向通孔上端插设有装饰管3。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紫林,未经洪紫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83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