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寰椎前弓固定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8589.2 | 申请日: | 200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98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勇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L27/5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4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寰椎前弓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指一种寰椎前弓固定板。
背景技术
寰椎爆裂骨折(Jefferson骨折)在所有颈椎损伤占2%,经常合并有枢椎骨折,尤其是齿状突骨折。不稳定寰椎爆裂骨折区别于稳定寰椎骨折是合并有横韧带损伤。对于寰椎骨折的治疗仍存争议。保守治疗主要是颅骨牵引、Halo架或头颈胸石膏固定,手术治疗主要是颈固定融合或者枕骨到颈固定融合。而融合术虽然能稳定寰枢关节或寰枕枢关节,但均以牺牲寰枢关节或寰枕枢关节的旋转功能为代价,导致患者术后头颈活动特别是旋转运动明显受限,进而导致未融合的颈椎失稳和退变。现有一种专利号为03265969.5名称为《颈椎前路可吸收固定板》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结构,其结构包括有一板和设置在所述板上与固定钉适配的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上还设置有临时固定孔,板和固定钉由可吸收材料制成,所述可吸收材料为碳纳米管增强的塑料,也可以是陶瓷基骨修复用复合材料,还可以是聚羟基丁酸酯、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酯或聚羟基丁酸-羟基己酸酯中的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由于其在板上设置有临时固定孔,能够对固定板临时固定,故手术时操作方便,又能对板进行适当调整,故能作到将固定板准确固定在颈椎椎骨上。但其缺点同上述相同,即均以牺牲寰枢关节或寰枕枢关节的旋转功能为代价,导致患者术后头颈活动特别是旋转运动明显受到限制,进而导致未融合的颈椎失稳和退变,还有由于寰枢椎固定板上的螺钉孔位于上下同一直线上,因而不能产生整体角度效应,从而使颈椎骨易破裂而降低固定板的固定牢度,所以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结构合理且患者手术后头颈活动不会受到明显限制的寰椎前弓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寰椎前弓固定板,包括有板体,在板体上设置有螺钉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板面为与寰椎骨的生理形状相配合的两头宽中间狭的蝶形状。
作为改进,所述的固定孔可为四个,以两个一边排列,位于板体的宽面上,且每两个固定孔的中心连线与板体的横向中心线有一角度a。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固定孔可优选为腰形孔。
再改进,所述板体弯曲有与寰椎骨的生理弯曲相配合的角度b。
再改进,所述板体可采用被人体所吸收的材料制作而成。
再改进,所述角度a为锐角;而所述角度b为3~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板体的板面设计成与寰椎骨的生理形状相配合的两头宽中间狭的蝶形状,使患者手术后头颈活动不会受到明显限制,尤其是颈部的转动效果明显提高,有效地减少了手术后患者的痛苦与不便,设计十分巧妙且结构合理;还有,由于采用两个固定孔的中心连线与板体的横向中心线有一角度,这样固定板上的螺钉钉入椎骨的方向不同,从而使板体产生整体角度效应,有效地避免了颈椎椎骨的破裂,大幅度地增加了板体的固定强度;还有,固定孔设计呈腰形孔,有利于螺钉根据不同个体的差异情况在固定孔中滑动,而板体弯曲又与寰椎骨的生理弯曲相配合的角度,能使固定板更牢固地固定于椎骨上,因此这种设计为医生手术时提供了进一步的便利;再有,板体采用可吸收材料制成,待骨折端骨性愈合后,板体在体内可以被人体自动吸收,继而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钢板的痛苦,而且还节省了患者的手术费及医药卫生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在应用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4是图3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寰椎前弓固定板,包括有板体1,在板体1上设置有螺钉固定孔10,而板体1的板面设计为与寰椎骨3的生理形状相配合的两头宽中间狭的蝶形状。本实施例的固定孔10为四个,以两个一边排列,位于板体1的宽面11上,且每两个固定孔10的中心连线与板体1的横向中心线有一角度a,该角度a这锐角;固定孔10采用腰形孔,以适合人体的个体差异。板体1弯曲有与寰椎骨3的生理弯曲相配合的角度b,以进一步为手术提供方便及提高固定板的固定牢度。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了仿生寰椎前弓固定板,寰椎前弓固定板采用聚DL-乳酸(Poly-DL-lactic acid,PDLLA)制造。板体为两侧面宽中间狭,板体为左右对称,板体狭面宽度为10mm,板体外侧宽度为13mm。固定板厚为2mm,即呈蝶形状。在固定板两侧的宽面上各有2个直径为3.5mm的螺钉固定孔,螺钉固定孔为腰形孔,有利于螺钉2根据个体差异情况在固定孔中滑动,螺钉固珲孔在板体的宽面上呈内下和外上分布,即固定孔的中心连线与板体的横向中心线有一角度a,正因为板体上的螺钉固定孔不在同一平面上,使进钉方向不同,从而板体产生整体角度效应,增加了板体固定的强度。板体与寰椎骨的夹角成5°(即板体1弯曲有与寰椎骨3的生理弯曲相近似的角度b=5°)。板体采用吸收材料构成,待骨折端骨性愈合后,寰椎前弓固定板在体内可以自动吸收,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钢板的痛苦,并节省了手术费用和医药卫生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勇,未经胡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85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保护线路用的接线分析装置
- 下一篇:折叠式汽车防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