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池自动清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8678.7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39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峰 |
主分类号: | E04H4/16 | 分类号: | E04H4/16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311浙江省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池 自动 清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池自动清洁器。
背景技术
水池自动清洁器与地上的水泵等配套使用,用于清洁水池(如游泳池)底和壁的污泥。现有水池自动清洁器包括吸水头、吸水支杆和水流互换体,吸水头的前端设有进水口和底盘,吸水头的后端与吸水支杆的一端连接,吸水支杆的另一端与水流互换体连接,水流互换体设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通过管道与地上的水泵相连,水流互换体上连接有浮体,在吸水头与水流互换体之间还设有缓冲杆,吸水支杆与底盘有一倾斜角。在水池自动清洁器工作时,进水口能吸入水池底的水和污泥,吸入的水和污泥从吸水头通过吸水支杆到达水流互换体,然后水和污泥通过与旋转接头连接的管道被运送到地上并排出;水池自动清洁器在吸水时,其能在水池里自动爬行,从而能自动清除水池里的污泥。但是现有的水池自动清洁器在实际清洁水池时,在其爬行过程中,一旦在水池里遇到不能吸入的石块等障碍物或其它因素,水池自动清洁器就会倾倒,并且倾倒后很难自动爬起,这样就失去了其继续清洁水池的能力,此时就需要人的帮助,使其重新恢复清洁水池的工作;所以现有的水池自动清洁器在清洁有障碍物等因素的水池时,就有可能倾倒,并需要有人恢复其清洁工作,因此其清洁工作就断断续续,还延长了其清洁水池的时间,降低了其清洁水池的效率;在其冬天清洁水池时,也给人恢复其清洁工作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池自动清洁器,其具有连续自动清洁水池的能力,从而缩短了其清洁水池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其清洁水池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池自动清洁器,包括吸水头、吸水支杆和水流互换体,所述的吸水头的前端设置有底盘,所述的吸水头的后端与所述的吸水支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吸水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水流互换体连接,所述的水流互换体上连接有浮体,所述的吸水支杆与所述的底盘呈40度~50度倾斜角,在所述的吸水头与所述的吸水支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平衡稳定装置;这样当水池自动清洁器在清洁工作中碰到障碍物时,由于平衡稳定装置的支撑作用就不会倾倒,并且在吸水时,水池自动清洁器能自动转过障碍物并继续自动清洁水池的工作。
所述的平衡稳定装置包括稳定环和固定架,在所述的固定架与所述的稳定环之间设置有2~6根连杆,所述的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的吸水头与所述的吸水支杆的连接处上,所述的稳定环与所述的底盘呈40度~50度的夹角,所述的稳定环的低端点与所述的底盘位于同一平面上;也就是稳定环的平面要略小于底盘,这样既能达到对水池自动清洁器的较好的支撑效果,又不会影响水池自动清洁器的正常清洁工作。
所述的吸水支杆与所述的底盘呈45度倾斜角,所述的稳定环与所述的底盘的夹角为45度,这样平衡稳定装置的作用效果较好。
所述的连杆为3根,在所述的连杆与所述的稳定环之间设置有加强筋;连杆为3根时,稳定环与固定架连接就比较牢固,同时所用材料也较少;加强筋起到加强稳定环与连杆的连接作用。
在所述的水流互换体与所述的吸水支杆的连接处设有互换体夹套,所述的浮体设置在所述的互换体夹套上;互换体夹套起到固定和密封水流互换体与吸水支杆的连接处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在吸水头与吸水支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平衡稳定装置,这样就解决了水池自动清洁器在清洁水池时,碰到不易吸入的石块等障碍物时,水池自动清洁器就容易倾倒而且不能自动爬起,并需要人的帮助才能恢复其继续工作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清洁水池的工作中碰到障碍物时,由于平衡稳定装置的支撑作用,其就不会倾倒,并且其在吸水时,能自动转过障碍物继续自动清洁水池的工作,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连续自动清洁水池的能力,并且缩短了其清洁水池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其清洁水池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峰,未经林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86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探测器及其方法
- 下一篇:高性能纤维混纺及由其制造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