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条机的压力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8914.5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71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邱淦新;姬树人;李茹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新毛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46 | 分类号: | D01H5/4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心同 |
地址: | 313008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条 压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并条机的压力棒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并条机的压力棒是一种圆柱形棒,其两端通过连接托架插接在罗拉轴承座的固定槽内,并通过在连接托架上端部安装不同直径的调节环来调节压力棒的高低位置,以使压力棒恰当地支压在并条机主牵伸区罗拉之间的毛网上,加强毛网的摩擦力与牵伸力。并条机在操作中,根据毛条纤维原料长度的不同,对牵伸区的隔距及压力棒的高低位置即压力要作适当的调整,纤维原料长,则牵伸区隔距应适当加大,压力棒调高,反之隔距缩小,压力棒调低。但对于纤维长度不一的一些特殊混纺纤维毛条,当牵伸区隔距较小时,会拉断损伤其中的较贵的长纤维,而当牵伸区隔距较大时,则易造成混纺纤维中的短纤维尤其是毛网边缘的短纤维掉毛挂毛,并使条干均匀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并条机的压力棒装置进行技术改进,从而提供一种能适用于特殊混纺纤维的并条机压力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它包括压力棒及其安装有调节环的托架,而在压力棒上安装上一对其上端可在压力棒上滑移的且棍体垂直于压力棒的拢靠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并条机牵伸区的隔距为保证混纺纤维中的长纤维不受损伤而调节得较大时,可将压力棒上的一对拢靠棍适当向毛网两侧缘拢靠,从而加强了毛网条子的抱合力,使毛网侧缘的短纤维不掉落不挂毛,并保证了条干的均匀度,因而有效地解决了较特殊的长短混纺纤维毛条并条操作过程中,为同时保证长纤维不受损伤、短纤维不掉毛不挂毛、条干均匀度高的难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灵活方便,其拢靠棍不用时可拆卸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并条机压力棒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标号为:1压力捧,2托架,3调节环,4拢靠棍,5圆环体,6垂直棍,7皮辊,8毛条,9后罗拉,10中罗拉,11前罗拉,12集束罗拉,13集束器,14毛网,15罗拉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压力棒装置具有压力棒1,压力棒两端连接的托架2及托架上端部安装的调节环3,在压力棒1上活动套接有一对拢靠棍4,该拢靠棍4是由孔径与压力棒1相配合的圆环体5及固接于圆环体5底部的垂直棍6构成,并使垂直棍6的轴向缘边与圆环体5的一垂直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将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羊绒、亚麻和苎麻混合纤维毛条的并条加工中进行试验,其并条机采用A272F型,主牵伸区罗拉隔距为54×62mm。首先将压力棒装置的调节环3安装于并条机中间罗拉10的轴承座15的固定槽上,使压力棒1沿毛网横向水平地支压在中间罗拉10与前罗拉11之间的主牵伸区毛网14上,同时滑移调节一对拢靠棍4拢靠在毛网14两侧缘,以加强毛网向内抱合力,防止短纤维掉落、挂毛。结果经测试,毛网14两侧缘较光洁,未出现亚麻短纤维掉毛挂毛现象;并条前后手排混合纤维平均长度相差2mm左右,从手排长度曲线看,长纤维羊绒基本没有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新毛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新毛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89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