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连续自动揉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9024.6 | 申请日: | 200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8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程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玉明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浙江省衢州市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连续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茶叶加工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式茶叶揉捻装置。
背景技术
揉捻机是用来完成茶叶初制加工中揉捻作业的机械。揉捻作业目的有两个:一是卷紧条索,利于干燥成型;二是适度地“破坏”叶组织,挤出部分茶汁,使干茶既容易冲泡,又具有一定的耐泡性,提高饮用价值。
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叶需求量的逐渐增加,从而给制茶工艺、制茶机械也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杀青、理条和揉捻等各个环节都能进行连续自动化作业。在现有技术中揉捻环节由于工艺特殊、结构复杂是至今全套制茶工艺实现连续自动化作业的瓶颈,长期以来,尽管单机揉捻装置,例如6CR系列茶叶揉捻机作为单机揉捻装置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其只能作为单机使用,而不能配用在连续自动化工艺线上。单机作业不但上料、下料,而且加压、松压都要通过手工操作一桶一桶地完成揉捻。
现有揉捻单机依运动方式可分为双动式和单动式揉捻装置两种,单动式揉捻机工作时仅揉桶运转,揉盘不动。其结构主要由揉桶、揉盘和加压组件构成,揉盘呈水平状固定在三根支座上,是一个中间下凹的圆盘,圆盘的上表面装有棱骨,中部设有向下开门的出茶门,出茶门的上表面也设有棱骨。揉桶是装载茶叶的容器,安装在兼作连杆的揉桶架上。加压组件包括一个压盖,以及驱动压盖在揉桶腔内上下升降的部件,压盖为一个外径比揉桶内径略小的圆盘,由螺旋机构控制安装在揉桶腔内,通过螺杆回转、螺母轴向移动带动压盖上下升降。工作时,传动装置经曲柄回转机构、带动兼作连杆的揉桶架及与揉桶架相联的揉桶回转,使揉桶在揉盘上方作运动轨迹为圆的平面运动。在揉盘和揉桶组成的揉捻腔内,茶叶在压盖、棱骨共同作用下,被反复翻动、揉搓、卷压,从而揉紧条索、揉破细胞,挤出部分茶汁,达到揉捻目的。揉捻过程中,压盖的上下浮动由弹簧控制,调整压力通过丝杆和螺母的运动来控制压盖的升、降。茶叶从揉桶的上方投入,揉捻后的茶叶从出茶门溜出完成作业。
发明内容
为满足茶叶连续自动化生产需要,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茶叶连续自动揉捻装置,该装置在现有成熟单动式揉捻装置结构基础上,围绕茶叶揉捻机理,着眼连续自动化生产要求进行改进,改进后的装置能实现连续自动送叶、下料、揉叶、出叶目的,有效解决了现有成熟的揉捻单机与其它连续自动化作业机械环节的匹配问题,为全套制茶工艺实现流水线自动化作业提供了与之相适应的揉捻作业工序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茶叶连续自动揉捻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二套或二套以上的揉捻机构,每套揉捻机构由揉桶、揉盘和加压组件构成;揉盘固定在支座上,是一个中间下凹的圆盘,圆盘的上表面装有棱骨,中部设有出茶门;揉桶安装在兼作连杆的揉桶架上;加压组件包括一压盖以及驱动压盖动作的部件,部件包括升降螺杆,其特征是:揉捻机构呈“一”字型间隔式排列在长条形机架的中层,揉捻机构的加压组件还包括加压电机及测力装置,加压电机输出轴与压盖升降螺杆连接;机架上层设有能作间隙往复式移动的喂料斗,喂料斗下端口设有一可控下料门;机架下层设有自动出叶输送带,揉盘的出茶门位于出叶输送带上方,出茶门为可控式出茶门。
具体实施时,喂料斗壁上设有光控开关,光控开关的设置高度为料位高度,光控开关与提升机电路相联。
具体实施时,机架一侧,设有喂料斗称重架,喂料斗移动的起点设在称重架上。
具体实施时,喂料斗下端的可控下料门为电动门。
具体实施时,喂料斗形状上部呈开口筒状,下部筒状缩口,筒状外壁上设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由水平状设置的槽式导轨支撑,在电机驱动下整个喂料斗能在槽式导轨上作往复式移动。
具体实施时,出茶门的一侧设有气缸,气缸臂可控制出茶门的开合。
具体实施时,称重架一侧设有为喂料斗输送原料的输料装置,该装置与前道工序出口相匹配,由料仓、提升机和送料口组成,送料口位于喂料斗上端口的正上方。
具体实施时,测力装置由位移传感器或载荷传感器构成。
有益效果:将数台现有揉捻机构按一字形排列,并在其上下方分别设置供料、出料装置后解决了连续供料和出料问题;用加压电机和测力装置解决了加压机构原先需要依靠手摇轮带动升降螺杆,使压盖实现升降,并通过手感来判断加压力量的不足,既实现了揉捻机构的连续自动揉捻问题,同时,轻压、重压、轻压的工艺动作也符合茶叶的揉捻机理,从而,本实用新型为全套制茶工艺实现流水线自动化作业,很好地提供了与之相适应的揉捻作业工序段,且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可靠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玉明,未经程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9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第三方使用点击拨号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儿童冰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