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凹两用电磁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9245.3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6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兆火;杨子勤;应锦成;廖加华;吕伟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凯思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15/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强 |
地址: | 321300浙江省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特别是一种既适用于平底锅具又适用于弧形凹底锅具加热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磁炉,如图1所示,包括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3和控制装置4,加热装置3由电磁加热线圈31和线圈支座32构成,电磁加热线圈31采用平面盘式电磁加热线圈,该线圈位于紧邻受热锅底的正下方,电磁加热线圈31与受热锅底之间隔一层薄的平面透磁绝热隔板11;这样导致现有技术的电磁炉只能用于平底锅具的加热,不能用于弧形凹底锅具的加热;这对于习惯使用凹底锅炒菜烹调的中国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为此,许多相关生产企业和有识之士进行了多年反复的研究和试验,但至今尚未有较好的办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电磁炉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平底锅具和弧形凹底锅具都能加热的电磁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加热装置由电磁加热线圈和线圈支座构成,在电磁加热线圈正上方的上壳体上设有透磁绝热隔板,所述透磁绝热隔板的中心部位设有下凹的弧形结构,其外圈为平面结构;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圈由至少一个短螺管结构的线圈和至少一个锥形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结构,或者由至少二个不同大小的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或至少二个不同大小的锥形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结构;所述电磁加热线圈贴近下凹的弧形透磁绝热隔板的内表面,电磁加热线圈对透磁绝热隔板下凹的弧形部分呈包围状布置。
为了使弧形凹底锅具放置平稳,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透磁绝热隔板中心下凹部位承受的锅具压力,所述透磁绝热隔板外围的上壳体上设有锅具支架。
采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如下优点:一是使电磁炉的用途得到进一步拓展,从只适用于平底锅具加热扩展为既适用于平底锅具,也适用于弧形凹底锅具的加热;二是使家用电磁炉的实际用途更接近中国人的烹调习惯,为广大用户带来方便和满意;三是电磁炉平凹两用后,既节省了电磁炉的成本,提高了其性价比,又为用户节约开支,不需配置平、凹两个炉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弧形凹底锅具加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平底锅具加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弧形凹底锅具加热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3和控制装置4,加热装置3由电磁加热线圈31和线圈支座32构成,在电磁加热线圈31正上方的上壳体1上设有透磁绝热隔板11,所述透磁绝热隔板11的中心部位设有下凹的弧形结构13,其外圈为平面结构;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圈31由至少一个短螺管结构的线圈和至少一个锥形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结构,或者由至少二个不同大小的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或至少二个不同大小的锥形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结构;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圈31贴近下凹的弧形透磁绝热隔板11的内表面,电磁加热线圈31对透磁绝热隔板11下凹的弧形部分呈包围状布置。所述透磁绝热隔板11外围的上壳体1上设有锅具支架33,弧形凹底锅具放置在锅具支架33上,弧形凹底锅具只须贴近弧形透磁绝热隔板11下凹的弧形结构1311可加热。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平底锅具加热的具体实施方案,平底锅具放置在透磁绝热隔板11外圈的平面结构上,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圈31同样能对平底锅具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凯思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永康市凯思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92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