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腔咬合垂直高度测量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9274.X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31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章燕珍;范翌;刘丽;毛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19/05 | 分类号: | A61C19/05;A61B5/107;G01B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咬合 垂直 高度 测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辅助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口腔咬合垂直高度测量尺。
背景技术
全口义齿修复前后需保证患者有相同的咬合垂直高度。咬合垂直距离(occlusal vertical dimension,OVD)是指上下颌最大牙间交错接触时面下三分之一的高度。要精确恢复生理咬合高度需要精确的测量手段,这有利于颞下颌关节的长期健康。目前临床上垂直距离的确定多采用息止颌位法、面部均等法、面部外形观测法等,然而通过这些方法均需采用工具进行测量,否则很难得到满意的义齿。
目前国内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易测量尺,结构如图1所示:首先将鼻下点定位杆8放置到鼻下点,然后上下滑动颏下点定位杆9,使颏下点定位杆充分接触颏下软组织并锁紧,最后读取该测量尺体部刻度。部分患者颏、唇部软组织丰满有弹性、下颌突度个体差异大,较短的鼻下/颏下定位杆往往不能放置到理想地位点;测量尺与面部夹角不同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缺少客观的参考点/面使得测量数据的可重复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咬合垂直高度测量尺,通过定位平面的眼耳平面和测量尺上的铅坠定位患者头部使眼耳平面平行于地面;通过金属坠垂直地面转移法兰克福平面到鼻下点水平;通过量角器读数并查表得到垂直高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扇形角度测量板,鼻下点定位杆,颏下点定位杆,两根垂直高度杆,平行结构保持杆和铅坠;扇形角度测量板一直边的二侧分别具有连成一体的长伸出杆和短伸出杆,在扇形角度测量板一直边两侧分别开有小孔,长伸出杆顶端开有小孔,短伸出杆顶端开有小孔,鼻下点定位杆两侧分别开有导向槽,两导向槽分别与短伸出杆顶端小孔和扇形角度测量板靠近短伸出杆侧的小孔滑动连接并锁紧,一根垂直高度杆一侧顶端的小孔与扇形角度测量板靠近长伸出杆侧的小孔转动连接,另一根垂直高度杆一侧顶端的小孔与长伸出杆顶端小孔转动连接,一根垂直高度杆的另一侧开有两个孔,另一根垂直高度杆的另一侧开有两个孔,两根垂直高度杆另一侧的两个孔距离一一对应,平行结构保持杆一侧顶端孔与一根垂直高度杆的另一侧顶端孔转动连接,平行结构保持杆另一侧孔与另一根垂直高度杆的另一侧顶端孔转动连接并锁紧,颏下点定位杆两侧分别开有导向槽,两导向槽分别与两根垂直高度杆的另一侧孔滑动连接并锁紧,在一根垂直高度杆中部刻有定位刻线,在扇形角度测量板靠近长伸出杆侧的小孔上悬挂铅坠。
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定位平面——眼耳平面(frankfort horizontal plane)和测量尺上的铅坠定位患者头部使眼耳平面平行于地面;通过铅坠垂直地面转移法兰克福平面到鼻下点水平;通过量角器读数并计算得到垂直高度。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颏下点处:相比传统面接触改用“线”接触有机玻璃厚度约2mm,金属部件厚度1mm,更加容易推开部分患者颏部松软丰厚的软组织。
2.引入法兰克福平面获得数据相对稳定。
3.鼻下点和颏下点被水平地移动出来,避免测量工具被软组织阻碍。
4.使用量角器读数其结果更加精确,垂直高度具有可重复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临床使用的垂直高度测量尺。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扇形角度测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测量时第一步骤状态示意图。
图5是测量时第二步骤态示意图。
图6是测量时第三步骤态示意图。
图中:1、扇形角度测量板,1.1长伸出杆,1.2短伸出杆,2、鼻下点定位杆,3、颏下点定位杆,4、垂直高度杆,4.1、定位刻线,5、垂直高度杆,6、平行结构保持杆,7、铅坠。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92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