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连续名茶炒制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9377.6 | 申请日: | 200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4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建;陈积霞;唐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0016***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连续 名茶 炒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机械领域,主要是一种全自动连续名茶炒制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与本发明创造最接近的同类现有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为:
1、单锅名茶炒制机。单锅名茶炒制机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中。其工作原理和机械结构如下:设一只炒茶锅;采用电加热方式,由温控仪按设定温度控制锅温;炒锅各段曲面的曲率按扁形茶成形要求制作;炒制机通过控制锅温、投叶量、炒板压力和炒制时间等要素完成茶叶的杀青、理条、压扁和磨光作业。该机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有:(1)产量低,平均每小时加工干茶大约只有0.5kg;(2)操作不方便,每投叶一次都要调整不同的锅温和炒板压力;(3)所加工的茶叶产品质量难以稳定。
2、多锅名茶炒制机。多锅名茶炒制机目前在生产中应用较少。其工作原理和机械结构与单锅名茶炒制机类似,不同之处主要有:(1)设有水平排列或上下排列的多只炒茶锅,有三锅、四锅、五锅等;(2)单锅名茶炒制机的杀青、理条、压扁和磨光等作业由同一只锅完成;多锅名茶炒制机的杀青、理条、压扁和磨光等作业分别由不同的锅完成,如第一锅完成杀青,第二锅完成理条,第三锅完成压扁等作业,每锅之间有出茶门,前一锅的茶叶通过出茶门进入后一锅,属于间隙式连续生产。该机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有:(1)产量较低,一般约为0.75kg/h~1.25kg/h(干茶);(2)操作不方便,每只锅炒完后出茶都要手动操作,才能使茶叶进入后只锅加工;(3)茶叶质量难以控制。
3、往复式茶叶理条机。设置有多条理条槽的理条锅往复振动或摆动,使置于其中的茶叶在摩擦力、惯性力、撞击力的作用下逐渐理直并紧结条索。按锅体的设置方向可分为水平式理条机和倾斜式理条机两种。该机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有:(1)噪音较大;(2)部分运动部件易损易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目前名优茶机制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下,操作不方便,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而提供一种全自动连续名茶炒制机,主要用于扁形茶(如龙井茶)、毛峰茶、针形茶等各种名优茶叶的杀青、理条、压扁、磨光、炒干等加工作业。设备能实现全自动连续流水生产。即从一端投入原料,另一端产出半成品或成品茶,设备具有多种功能。能完成茶叶杀青、理条、压扁、炒干、辉干等作业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组合的作业,实现一机多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全自动连续名茶炒制机,主要包括动力传动系统、机架和主轴,动力传动系统的输出端与主轴相连接,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炒锅,主轴上连接有炒板机构和刮板机构,炒锅、炒板机构和刮板机构组合形成用于将炒锅中的茶叶连续向前移动的推进装置,炒锅上设有加热装置。
所述的主轴上连接设置有多组炒板机构和刮板机构,并且轴向错位排列。其作用是满足分段作业的需要,使茶叶在同一炒锅中自动依次完成不同的工艺流程(如杀青、理条、压扁、辉干等),实现连续流水生产和一机多用的目的。
推进装置可以是所述的炒锅与水平面呈倾斜设置,机架上设有升降机构,需要时通过升降机构调节炒锅的倾角;或者所述的炒板机构和刮板机构与主轴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或者所述的炒板机构和刮板机构上设有导向角,需要时,也可单独设置导叶板。通过采用上述二种手段和措施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使炒锅中的茶叶在重力、挤压力和推力等的作用下连续向前移动,实现连续流水生产的目的。
所述的加热装置分多组分别安装在炒锅底部不同位置,在同一只炒锅中,形成高温区、中温区、低温区多个不同的温度区域;以满足茶叶不同加工工艺和作业对温度的不同需要,实现自动流水生产和一机多用的目的。
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通过改变炒锅与炒板机构的间距来调节施加在茶叶上的压力大小的调压机构。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1、解决了名优茶叶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数百年来首次实现了名优茶叶炒制自动化、连续化的目的;为所有名优茶叶实现全程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2、设备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现有相类似的茶叶炒制机的生产能力一般为0.5kg/h左右(干茶),而本机的生产能力可达到1.5kg/h左右或以上(干茶)。
3、所加工的茶叶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由于采取了温度、压力、时间等一系列自动控制措施,使茶叶在炒制过程中的失水速率、含水量、色泽、形状等指标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所加工的茶叶产品的质量。
4、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工时。本机对每批茶叶只要一次性设定好温度、压力、倾角、导向角等技术参数,就可以完成全自动连续流水生产,加工、操作、控制、使用都很方便。设备自动化程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未经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9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缸柴油机缸体
- 下一篇:CPU散热模组的螺固元件防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