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引脚与电机引线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9918.5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3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国;崔同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晓华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H01R4/20;H02K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引脚 电机 引线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引脚与电机引线连接结构,属于电机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中,电容引脚和电机引线多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到端板上,上述电容引脚与电机引线的连接结构存在如下问题:其一是采用焊接的方式生产步骤较为繁琐,其二是采用焊接的方式常需用到助焊剂,难以满足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满足环保要求的电容引脚与电机引线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电容引脚和电机引线连接结构存在的生产步骤较为繁琐和难以满足环保要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容引脚与电机引线连接结构,电机端板上固定有呈中空管状结构的接线柱,电容引脚和电机引线分别从接线柱的两端穿入到接线柱的中空结构内并接触,接线柱被压扁从而将电容引脚和电机引线固定。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电容引脚和电机引线一方面可简化两者的连接结构,简化生产步骤;另一方面由于采用的是压扁紧压的固定方式,也避免了因焊接而带来的污染问题,满足了环保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接线柱被压扁成锯齿状。其中,将接线柱压扁成锯齿状可使得电容引脚及电机引线与接线柱之间的固定更为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管状中部外壁设有外凸台。
作为优选,所述外凸台的轴向高度为管状壁厚的两倍,所述外凸台的径向厚度为管状壁厚的4-8倍。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满足环保要求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接线柱1呈中空管状结构,在管状中部外壁设有外凸台2,外凸台2的轴向高度H为管状壁厚M的两倍,外凸台的径向厚度L为管状壁厚M的6倍。
如图2所示,装配时,将接线柱1插入到端板3上的装配孔4中,再将穿过装配的接线柱一端外铆便可实现接线柱1与端板3之间轴向双向的固定。电容引脚5和电机引线6分别从接线柱1中空结构的亮度伸入并相互接触,接线柱1被压扁成锯齿状从而将电容引脚5和电机引线6固定。该种结构连接电容引脚和电机引线一方面可简化两者的连接结构,简化生产步骤;另一方面由于采用的是压扁紧压的固定方式,也避免了因焊接而带来的污染问题,满足了环保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晓华,未经许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99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升降式烟灰缸
- 下一篇:一种电子产品高温老化低温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