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粉布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0011.0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8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侯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长安 |
主分类号: | A21C9/04 | 分类号: | A21C9/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皓 |
地址: | 3211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干粉布洒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加工行业中,许多的产品都是经过模压加工成型的,由于加工时的原料的粘性,往往造成粘模,以致压印出的产品形状缺损,不符合要求,为了解决坯料的粘模问题,通常是在坯料表面先洒上一层干粉作为坯料与模具的分离介质,也即是脱模剂,但是此干粉喷洒的厚薄颇为讲究,过少过薄不起作用,过厚过多对后期烘、烤、蒸的质量有影响,而且必须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量适中、布洒均匀的干粉布洒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设置把由粉料斗、粉料分布器、布粉刷和传动机构组成的装置,将粉料斗设在粉料分布器上方,布粉刷设于粉料分布器下方,粉料斗的干粉通过粉料分布器分配,再用布粉刷进行扬洒到坯料表面,具体结构方面粉料斗可以采用漏斗状为上口大下口小的形状,粉料分布器是由表面均布有许多小凹坑的滚筒和与之相匹配的套筒套装组合成的,套筒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都开设了轴向延伸的长槽孔,上侧的长槽孔与粉料斗的下出口相对应连接,布粉刷是筒状的或螺旋状的扭曲的,其位于套筒侧的刷毛是伸入到套筒下侧面的长槽孔中与滚筒表面相触碰着的,这样干粉从粉料斗中落到滚筒上充满其表面的小坑后,被转至套筒的长槽孔边缘,该边缘就近似于刮刀刮去了滚筒上的多余干粉,滚筒载着小坑内的干粉转送到下方的套筒长槽孔处露出,即被相反方向转动的布粉刷从小坑中刷出,沿转动方向扬洒出去了;为了使干粉分布得更均匀,粉料分布器、布粉刷可以在坯料的两侧对称成对设置;还有为了不让扬洒的粉料到处飞扬在粉料分布器、和布粉刷四周可以加设封闭的围板,轴端侧围板中间只需开设通孔,供输送饼坯进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干粉布洒装置,采用表面均布有许多小凹坑的滚筒和与之相匹配的套筒套装组合成的粉料分布器结构,准确地控制粉料的用量分布密度,用毛刷将干粉从小坑中刷出并扬洒,巧妙地利用了刷毛的弹性来达到让干粉在空中弥散然后落下,达到分布更为均匀的目的。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对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干粉布洒装置,它是由粉料斗1、粉料分布器2、布粉刷3和传动机构4所组成,粉料斗1位于粉料分布器2上方,布粉刷3设置于粉料分布器2下方,并且粉料分布器2、布粉刷3设有对称的两组,中间所留空档处为坯料Q的通道T,也即是输送带设置处,粉料分布器2由套筒21、滚筒22所组成,套筒21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各自开有长形槽孔21a、21b,粉料斗1下部分叉,两出口分别是与两侧的套筒21长形槽孔21a相连接,套筒21的长形槽孔21b邻近坯料侧的开口外扩张开,布粉刷3的部分刷毛包容在套筒21的长形槽孔21b内,并伸向滚筒22与之相接触,在粉料分布器2上还连接着围板5,用于封挡干粉飞扬出来。从图中可看出,滚筒22的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坑22a,滚筒22和布粉刷3各自以电机驱动运转。运行时,粉料斗中的干粉从套筒21的长形槽孔21a中进入滚筒22的表面,并填满小坑22a,套筒21静止,滚筒22顺时针转动,套筒21的长形槽孔21a的边缘挡刮掉多余的干粉,仅留小坑22a中的干粉被转送到套筒21长形槽孔21b处,由于表面突然失去了套筒21的封盖,部分干粉就洒落到了毛刷上,残留在小坑22a中的部分,此时因毛刷也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刷毛紧抵滚筒22的表面,就象扫帚将它们从小坑22a刷出,因为刷毛与滚筒22的相触抵的作用力,使刷毛在不断的弹动,这样就加剧了干粉向空中飞扬和弥漫,然后下落到下方的坯料表面,就更加的均匀。
由图中可看出,上述的机构中滚筒22是和布粉刷3可以是分别由微型电机41和42驱动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长安,未经侯长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00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