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央空调优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0043.0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1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华;汪新民;陈松;柳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00 | 分类号: | F24F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1835浙江省诸暨市店口***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空调 优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尤其涉及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降耗优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室内部分主要有:
1、采用风机盘管及全回风的组合机、风管机、柜机来制冷或供热,空气在室内循环使用,门窗基本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空气质量很差,对人体健康不利。尤其是办公场所,人们通常通过打开门窗来获得新鲜风气,而大量温度相当于室温的废冷热通过门窗等缝隙传递给室外大气浪费掉。
2、采用风机盘管、风管机、柜机加新风管或部分回风的组合机,把空气处理好后送入房间,并由回风装置把空气送出房间,释放到大气中去,大量温度相当于室温的废冷热被浪费掉。
3、全新风的组合机,直接将新风通过换热部件,将其处理成所需新风,并将之前留在室内的空气通过新的送风压强将室内温度相当于室温的废冷热排放掉。这几种方式空气中污染物及通风滤网侧细菌繁殖很难避免,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
室外部分:
通过严寒酷暑风冷空气侧压缩冷凝、蒸发部分机组的运行工况长时间走在运行工况的边缘,冷热负荷严重时衰减可达35%以上,易造成机组保护、无法开机等现象,严重时甚至烧机。
综上,整个中央空调系统中室内空气质量差,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机组中没有余热回收装置,能耗大。机组长期运行在工况边缘,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中央空调优化系统,能够回收机组余热,降低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中央空调优化系统,包括进风接口、余热回收器、多功能混合箱、送风管道、末端设备和送风机,所述余热回收器的一端设置进风接口,余热回收器的后端连接有多功能混合箱,多功能混合箱通过送风管道连接到末端设备,末端设备的后端接送风机。
作为优选,还包括回风接口、连接管、排风管道、进风管道、冷凝器进风补偿混合箱、空气侧冷凝器和排风机接口,所述余热回收器的后侧设置回风接口,余热回收器的前端通过排风管道连接到冷凝器进风补偿混合箱,冷凝器进风补偿混合箱上还设置有进风管道,冷凝器进风补偿混合箱的另一端连接到空气侧冷凝器,空气侧冷凝器的另一侧设置有排风机接口,空气侧冷凝器与末端设备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进风风道连接到余热回收器上,对余热回收后预冷,再通过多功能混合箱进行净化杀菌并缓冲消音处理,经过末端设备进一步冷却后,送到室内送风机,满足房间负荷需求。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回收余热,降低机组能耗。同时,将排风风道连接到余热回收器上,将房间内部分不新鲜的相当于室温的废热空气回收,经余热回收器热交换后,经排风管道送至冷凝器进风补偿混合箱与室外进风风道内的空气混合,使空气侧冷凝器进风均匀,提高制冷时冷凝器的过冷度及制热时蒸发器的蒸发温度,热交换后,经排风机接口,将过热蒸汽或过冷空气排出至室外,这样可有效提高机组制冷时的过冷度和制热时的蒸发温度,提高机组制冷制热量,使机组避开在恶劣环境中运行引起的冷热量衰减,稳定机组运行工况,延长机组使用寿命。不新鲜的空气排出后,房间内空气更洁净,更利于人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央空调优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央空调优化系统进行制冷制热过程的工况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中央空调优化系统,包括进风接口1、余热回收器2、多功能混合箱4、送风管道5、末端设备6和送风机7,所述余热回收器2的一端设置进风接口1,余热回收器2的后端连接有多功能混合箱4,多功能混合箱4通过送风管道5连接到末端设备6,末端设备6的后端接送风机7。进风风道连接到进风接口1上。
还包括回风接口3、连接管8、排风管道9、进风管道10、冷凝器进风补偿混合箱11、空气侧冷凝器12和排风机接口13,所述余热回收器2的后侧设置回风接口3,余热回收器2的前端通过排风管道9连接到冷凝器进风补偿混合箱11,冷凝器进风补偿混合箱11上还设置有进风管道10,冷凝器进风补偿混合箱11的另一端连接到空气侧冷凝器12,空气侧冷凝器12的另一侧设置有排风机接口13,空气侧冷凝器12与末端设备6之间通过连接管8连接。排风风道连接到回风接口3上。进风风道和排风风道通过余热回收器2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冷凝器进风补偿混合箱11的内部设有壳体、导流、混合、保温消音、均压、均流等几部分。
如图1所示,图中表示进风处理的空气流向;表示回风处理的空气流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00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