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纤维单丝涂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10560.8 | 申请日: | 200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29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5/20 | 分类号: | C03C2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45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单丝 涂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玻璃纤维单丝表面涂覆液剂的装置,尤其是涂覆浸润剂的玻璃纤维单丝涂油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玻璃纤维单丝涂油器由电动机、涂油辊、油盒、进油管、回油管组成。油盒体积较大,涂油辊的下部浸泡在液剂中,进油管位于油盒的一端,回油管位于另一端。一般的玻璃纤维单丝涂油器由于只有一个油盒,油盒深度为50mm以上,油盒中液剂的液位受到进油速度的波动,容易发生溢流现象,造成液剂浪费;且油盒体积较大,液剂在油盒中的停留时间长,在高温漏板的辐射下,液剂升温量大,容易造成高粘度液剂的结皮或固化,影响到液剂涂覆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另外,进油管由于位于油盒的端部,而玻璃纤维单丝一般位于油盒的中部,使得玻璃纤维单丝不能及时得到新鲜液剂的涂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液剂用量节约,循环速度快,涂覆稳定性好、均匀性佳,并由新鲜液剂对玻璃纤维单丝进行涂覆的玻璃纤维单丝涂油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玻璃纤维单丝涂油器,包括电动机、进油管、油盒、涂油辊和回油管,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油盒为双层结构,上层为涂油盒,下层为回油盒,涂油盒置于回油盒内,涂油盒与进油管连接,回油盒与回油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油管与涂油盒底面中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涂油盒深度为25mm至4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设计合理;2、设置有双层油盒,有效回收溢流的液剂,避免液剂的浪费;3、回油盒体积较小,液剂循环速度快,避免了高粘度液剂的结皮或固化现象,有利于提高液剂涂覆的稳定性和均匀性;4、进油管与涂油盒的连接位置位于涂油盒的底端中部,玻璃纤维原丝分布于涂油辊的中间位置,可保证玻璃纤维单丝得到新鲜液剂的涂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动机7、进油管1、油盒8、涂油辊3、和回油管6,油盒8为双层结构,上层为涂油盒2,涂油盒2深度为25mm,下层为回油盒5,涂油盒2置于回油盒5内。涂油盒2底面中部开有通孔与进油管1连接,回油盒5与回油管6连接。电动机7与涂油辊3直线连接。
涂覆用液剂从进油管1进入涂油盒2,涂油辊3的下部浸在涂油盒2的液剂中,电动机7驱动涂油辊3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在涂油辊3的表面形成一层液剂膜,并在与玻璃纤维单丝4的接触点将液剂均匀地涂覆在玻璃纤维单丝4的表面。涂油盒2中的多余的液剂又通过其两端的溢流槽流入回油盒5,并通过回油管6流出玻璃纤维单丝涂油器,处理后进行循环利用。
实施例二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动机7、进油管1、油盒8、涂油辊3、和回油管6,油盒8为双层结构,上层为涂油盒2,涂油盒2深度为40mm,下层为回油盒5,涂油盒2置于回油盒5内。涂油盒2底面中部开有通孔与进油管1连接,回油盒5与回油管6连接。电动机7与涂油辊3直角形连接,以满足不同工艺条件下玻璃纤维单丝涂油器的安装要求。
涂覆用液剂从进油管1进入涂油盒2,涂油辊3的下部浸在涂油盒2的液剂中,电动机7驱动涂油辊3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在涂油辊3的表面形成一层液剂膜,并在与玻璃纤维单丝4的接触点将液剂均匀地涂覆在玻璃纤维单丝4的表面。涂油盒2中的多余的液剂又通过其两端的溢流槽流入回油盒5,并通过回油管6流出玻璃纤维单丝涂油器,处理后进行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05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剪连接件
- 下一篇:内支撑联体自移式放顶煤液压支架内支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