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极式电容传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0647.5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9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恕华;徐峰;王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鑫丰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9/01 | 分类号: | H04R19/01;H04R19/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31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极式 电容 传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声器,具体讲是一种背极板上涂覆有驻极体材料的背极式电容传声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现有技术普通背极式电容传声器一般都包括正面(图1的下方为正面)开有声孔101的金属外壳1、一面涂覆有驻极体材料6且开有声孔102的背极板5、金属连接极环8以及与所述金属外壳1压紧在一起的PCB线路板9;所述PCB线路板9上贴装有电容11和场效应管FET12;所述金属外壳1的正面粘贴有一层用来防水和防尘的非织布14;所述金属外壳1内部从正面到背面(图1的上方为背面)依次设有由金属支撑环2和振动膜片3通过胶水固化在一起构成的振动组件、绝缘垫圈4和绝缘塑环7;所述背极板5和金属连接极环8依次放置在绝缘塑环7内,所述背极板5的环外表面与绝缘塑环7的环内表面紧密接触配合,所述金属连接极环8的环外表面与绝缘塑环7的环内表面松配合。采用上述结构的现有技术普通背极式电容传声器存在以下两个不足之处:
1、为了实现普通背极式电容传声器上述的结构,在装配过程中,装配工作台上要放一块较厚且非常平整的绝缘板,然后将绝缘塑环放在绝缘板上,接着用镊子夹一个驻极好的背极板放到绝缘塑环上面,用带指帽的手指将背极板压入到绝缘塑环内,再用镊子夹一个金属连接极环放入到绝缘塑环内背极板的上面,要将背极板压到底且保证背极板压平即背极板涂覆有驻极体材料的一面与绝缘塑环底面水平。这个装配过程不但麻烦、效率差,而且由于背极板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加上在装配过程中背极板带驻极体材料的一面与工作台上的绝缘板有过接触,因此很薄的驻极体材料极易丢失电荷,进而影响了背极式电容传声器成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2、由于背极板与绝缘塑环是紧密接触配合的,因此普通背极式电容传声器的自动化生产比较难,其原因在于:虽然普通背极式电容传声器的结构比较简单,但是,为了保证使绝缘塑环起到绝缘和固定背极板的作用,小尺寸(最小的直径只有2.5mm)的普通背极式电容传声器的配合精度要非常高,一般配合精度要在20um内,因此一般的自动化设备是达不到如此高的精度和装配要求。如果绝缘塑环与背极板是松配合的,那么在随着绝缘塑环装入到金属外壳内的时候,背极板会与绝缘塑环脱离,同时金属连接极环也会与绝缘塑环脱离,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严重的还会导致整个产品失去作用;如果背极板与绝缘塑环接触配合过紧的话,背极板也有可能被绝缘塑环弹出去,从而无法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且不容易丢失电荷、一致性好的背极式电容传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背极式电容传声器:它包括正面开有声孔的金属外壳、由支撑金属环和振动膜片组成的振动组件、绝缘垫圈、绝缘塑环、一面涂覆有驻极体材料且开有声孔的背极板、金属连接极环以及与所述金属外壳压紧在一起的PCB线路板;所述PCB线路板上贴装有电容和场效应管FET;所述绝缘塑环放置在金属外壳内且其环外表面与金属外壳内壁紧密接触配合;所述振动组件、绝缘垫圈、背极板、金属连接极环以及PCB线路板依次放置在绝缘塑环内。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绝缘塑环已经事先压入放置在金属外壳内且其环外表面与金属外壳内壁保持紧密接触配合,此时的绝缘塑环只起绝缘作用而不需要起固定背极板的作用,因此装配者可以用专门的送料机器将振动组件、绝缘垫圈、背极板、金属连接极环依次送入到金属外壳内的绝缘塑环内,接着将PCB线路板放到金属连接极环上面,最后用卷边机将金属外壳与PCB线路板压紧在一起,整个装配过程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带来的不但是装配更加简单,而且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装配过程中无需将背极板事先压入到绝缘塑环内并保证背极板压平即背极板涂覆有驻极体材料的一面与绝缘塑环底面水平,从而不但缩短了背极板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而且也避免了背极板上驻极体材料与工作台上绝缘板的接触,进而使驻极体材料上的电荷不易丢失,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绝缘塑环可为一层喷塑在金属外壳圆周内壁上的绝缘层。采用喷塑的绝缘层作为绝缘塑环不但生产快,而且可以减少装配工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金属外壳开口处的切口面为喇叭形。喇叭形的切口面便于送料机器将支撑金属环、振动膜片、绝缘垫圈、背极板、金属连接极环和PCBA线路板滑入绝缘塑环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鑫丰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鑫丰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0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