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喇叭引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1002.3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47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万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6 | 分类号: | H04R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040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喇叭 引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响器材,尤其是涉及一种喇叭引线。
背景技术
喇叭的结构部件包括音圈和喇叭接线柱,音圈和喇叭接线柱之间设置有喇叭引线,喇叭引线穿过喇叭的鼓纸并与鼓纸固定,现有的喇叭引线一种是由若干根铜线绞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裸导线,另一种是若干根铜线绞合在一起形成的导线外加上了电镀层,裸导线由于没有电镀层容易氧化,长时间使用后部分铜线受氧化腐蚀而断裂,影响电流的传导,具有电镀层的导线可以有效避免氧化,延长导线的使用寿命,但其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点:其一由于喇叭引线是穿过鼓纸与音圈连接,在喇叭的工作过程中,鼓纸会有高频率的震动,具有电镀层的导线比较硬化,影响导线整体的柔软性,硬化的导线会对鼓纸的震动带来不利影响。其二,由于交变的电流在金属导体中传输时会产生交变的电磁场,而交变的电磁场在导体中会引起感应电流(也称涡流),同样交变的涡流又会产生交变的电磁场,其互相排斥的结果是令交变的电流集中在导体的表面传输,因此导体中心的电流密度很小,这就是趋肤效应。信号的频率越高,趋肤效应就越明显,从喇叭的工作原理看,趋肤效应就不能忽视,现有的喇叭引线结构,使电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从一股铜线跳跃到另一股铜线上,导致电流信号产生延时和失真,喇叭的播放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软性好的、抗氧化能力强和传导性好的喇叭引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喇叭引线,包括至少两根以上导线,所述的导线相互绞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外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的导线为铜导线。
所述的导线为银导线。
所述的绝缘层为涂覆在导线表面的绝缘漆
所述的绝缘层为涂覆在导线表面的特氟龙。
它还包括有芯线,所述的导线绞合在所述的芯线四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导线外设置有绝缘层相比裸导线不易氧化,使用寿命更长,相比具有电镀层的导线比较柔软,在喇叭的工作过程中,不会对鼓纸的震动带来不利影响。设置有绝缘层的导线,电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跳跃的情况,保证了电流信号的顺利传送,不会使电流信号延时或失真,喇叭的播放效果更好。
芯线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引线的抗拉性,增加喇叭引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喇叭引线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的喇叭引线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的喇叭引线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喇叭引线,包括至少两根以上导线1,所述的导线1相互绞合在一起,导线1外设置有绝缘层2,导线1为铜导线,绝缘层2为涂覆在导线表面的绝缘漆。
实施例二:一种喇叭引线,包括至少两根以上导线1,所述的导线1相互绞合在一起,导线1外设置有绝缘层2,导线1为银导线,绝缘层2为涂覆在导线表面的特氟龙。导线也可以是铜与银的混合物。
实施例三:一种喇叭引线,包括至少两根以上导线1,所述的导线1相互绞合在一起,导线1外设置有绝缘层2,导线1为银导线,绝缘层2为涂覆在导线表面的特氟龙,它还包括有芯线3,导线1绞合在芯线3四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万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万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1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