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粉末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1454.1 | 申请日: | 200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19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云清 |
主分类号: | B30B11/04 | 分类号: | B30B11/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蓝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颖 |
地址: | 3176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粉末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末成型机,特别是指一种适合将混合粉末原料压合成形的全自动粉末成型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粉末成型机通常用以将混合粉末原料压合成形,如聚四氟乙烯压合成密封圈之类的产品,为粉末冶金连续制造中的一个程序。其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因此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
通常,粉末成型机中的机架上安装有模具组件,将混合粉末原料送入至模具组件内,再通过冲压机构带动模具组件的上模体下压即可将所需的工件压制成型。如专利号为:01231180.4,公开号为:CNCN2495395,于2006年6月19日公开的一种粉末压铸机,其包括有一个与动力部分连接的曲轴,曲轴的底部设有上撞捶,上撞捶的底部设有用于冲压粉末的上模体,对应于上模体的下部设有外模体,当上模体下压至外模体内即可将置于外模体内的粉末压合成型。同时在曲轴的一侧还设有一个第二凸轮,需要将压合好的工件退出时,通过与第二凸轮连接的退模杆下压即可实现退模。
可以看出,该粉末压铸机的冲压机构是通过动力部分及曲轴带动上模体进行冲压作业,结构复杂,运行不稳定,冲出的工件表面不平整,而且设备磨损快,使用寿命短。另外,在冲压工件时,每冲压一次均要手工向外模体内加入一定量的粉末,加入粉末量不易控制,故完成的工件质量难以保证,且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不高。同时,该设备的脱料机构过于复杂,设备使用成本较高,维护也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操作简便,工作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的全自动粉末成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全自动粉末成型机,包括有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模具组件、冲压机构及脱料结构,其中模具组件主要由模具座、上模体、下模体及外模体构成,所述的冲压机构为安装在机架上且处于模具组件正上方的大油缸,且上模体固定连接在大油缸的活塞杆的下端,并可跟随活塞杆上下往复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脱料机构包括有气压缸、顶板、脱料柱、脱料板及复位弹簧,其中气压缸安装在机架的下方,且气压缸的活塞杆贯穿机架,并与置于机架上端面上的顶板相接触;脱料柱下端固定连接在顶板上,且上端伸出模具座的中板;脱料板固定连接在脱料柱的伸出端上,且与下模体联动连接;复位弹簧套设在脱料柱上,且处于中板与顶板之间。
所述的粉末成型机上设置有模具组件的控制机构,其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上的导轨和小油缸,其中小油缸位于导轨一侧,模具座放置在导轨上,且模具座联动连接在小油缸的活塞杆上,并可跟随活塞杆沿导轨往复滑动。
所述的粉末成型机上设置有送料机构,其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电机和送料筒及设置在送料筒上部且与送料筒内腔相通的料斗,其中送料筒内安装有电机轴联动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分布搅拌条,送料筒的出料口通过密封件紧密贴合在模具座的面板的表面上。
所述的送料筒里设置有隔板,隔板与送料筒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腔,容置腔内灌注有循环冷却水。
所述的的下模体与模具座之间安装有调整垫,所述的大油缸上设置有上模体的限位调节手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原有的技术相比,采用液压传动结构挤压粉末原料,使得设备结构更为简单、合理,安装、操作更为简便;液压传动运行平稳,使得设备工作性能更加稳定,减少了冲压机构对设备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另外,在粉末成型机上设置有模具组件的控制机构和送料机构,通过控制机构和送料机构的配合,能够自动进料连续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能使模具组件内的粉末保持稳定重量,提高了产品质量。送料筒内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内灌注有循环循环冷却水,以防止送料筒内的粉末原料由于搅拌时间过长,升温过高而导致粘合成块,造成不能正常送料。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云清,未经李云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14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