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罩的复合层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1460.7 | 申请日: | 200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70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童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志军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1604浙江省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复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呼吸保护面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多层复合式滤体口罩。
背景技术
在制造业生产、医院以及日常生活中,空气中存在许多颗粒和致敏原,为了阻挡粉尘、花粉、细菌、病毒等微粒,通常佩戴纱布口罩。现有技术中的口罩大多采用纱布,防护效果差,而且棉纱布不易紧密粘贴,外观不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口罩防护效果差,外观不美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佩戴舒适、阻尘率高的口罩复合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口罩的复合层结构,包括外层的纱布、挂在耳部或后头部的弹性系带和内层过滤块,纱布与过滤块为长方形的口鼻覆盖部,其特征在于过滤块包括以超声波溶接法将周边接合的聚丙烯滤膜和涤纶短纤维层,口鼻覆盖部的上下端向内折叠形成皱褶,使口鼻覆盖部的中心在佩戴时向前凸出,在口罩内层纱布内还设置有可随意调整外形的鼻夹。
所述聚丙烯滤膜为聚丙烯滤料熔喷而得的,厚度为20~50g/m2。
所述涤纶短纤维层为无纺布以熔喷针刺法加工而得的,厚度为100~200g/m2。
所述鼻夹为塑封的软金属丝或电缆线。
所述口鼻覆盖部的内侧有一片聚丙烯滤膜,其上以超声波溶接法打印商标文字或图形。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口罩结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采用超声波焊接对口罩的复合层接合,外观美观,贴合紧密;2、采用聚丙烯滤膜和涤纶短纤维制成中心滤层,替代传统的纱布口罩,节约了棉织品用量,同时聚丙烯滤膜可以高效净化微粒,当微粒直径0.27~0.42μm时,比速在0.06~0.804L/min.cm2时,净化效率为98.5~99%;3、口罩内部设鼻夹,使用时随意塑形,使口鼻与外部的空气仅通过过滤块;4、过滤块中部向内折叠,加工方便,在存放时近似平整,使用可向外凸起,佩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I处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3所示口罩,口鼻覆盖部a由棉纱布1和内层的过滤块组成,口鼻覆盖部a的四周缝合,在左右侧上下端固定有挂在耳部或后头部的弹性系带2。
过滤块包括1~5层聚丙烯滤膜和1~5层的涤纶短纤维层。
外层的纱布1采用21~32支全棉漂白纱布,密度经纬30~40(一寸根),包裹过滤块,纱布可以设两层,保护内层过滤块,全棉纱布吸汗能力强,对人体皮肤无害,可重复使用。
聚丙烯滤膜3为聚丙烯滤料熔喷而得的,厚度为20~50g/m2,阻尘率在95%以上,聚丙烯滤膜在超声波焊接时能与其它材料贴合,而且可重复洗净使用,不影响阻尘效果。
过滤块还包括口罩布即涤纶短纤维层4,可设于最内层,无纺布以熔喷针刺法加工而得的,厚度为100~200g/m2。涤纶短纤维层4起到保护聚丙烯滤膜3和阻尘左右,同时它可将口罩加厚保暖,因为口罩布为涤纶短纤维层,对其它层也能较好的粘结。
过滤块的多层以超声波溶接法将周边粘合牢固,装于纱布内缝合。鼻夹5设在在口罩内层中间上方,采用电缆料和22号铁丝制成,可随意调整外形。
口鼻覆盖部为长方形,口鼻覆盖部的上下端向内折叠形成皱褶6,见图2的折叠方式,口罩四周以棉线缝合,在佩戴时口鼻覆盖部的中心向前凸出。
纱布内,在口鼻覆盖部中央还可设一小块的聚丙烯滤膜,以超声波溶接法可打印商标、商号或者其它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志军,未经童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14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光式小夜灯
- 下一篇:一种铁铝合金窗帘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