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酯瓶片粉末清洗去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1490.8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8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杜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10 | 分类号: | B08B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5323浙江省慈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瓶 粉末 清洗 去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行业的原料处理中,尤其涉及一种能有效清洗去除PET塑料瓶片中所参杂颗粒粉末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化纤行业中对于PET瓶片原料的质量和需求越来越大,但收购来的塑料瓶片大部分含较多的颗粒粉末,所以清洗粉末成了头等大事。由于此项任务长期依靠人工清洗,人力资源消耗大,效率低,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清洗后原料的质量不高,员工体力消耗大接触粉末多,不但影响员工的职业健康,而且在企业进入生产高峰时无法得到充足的原料而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效率高、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的聚酯瓶片粉末清洗去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聚酯瓶片粉末清洗去除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清洗筒,清洗筒上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至少设有2个清洗筒,清洗筒内设有推进聚酯瓶片的绞龙,在清洗筒的上方设有水管,水管与清洗筒相通,并在清洗筒下部设有网孔,上述的清洗筒之间设有连接口,并在最后1个清洗筒的末端设有出料口。
作为优选,在机架上并排上下设有3个清洗筒,3个清洗筒内的绞龙使聚酯瓶片在清洗筒内来回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采用并排上下设置3个清洗筒,节省了设置的空间,通过3个清洗筒往复清洗,可以更有效去去除了粉末。
作为优选,上述的绞龙包括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刀片,绞龙的转轴之间通过齿轮相联接,齿轮与电机通过皮带轮传动联接。通过齿轮联接,传动效率高,并简化了整个传动装置的结构。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清洗筒的外侧设有集流罩,并在集流罩下方设有粉末收集池。粉末收集池和集流罩可以防止清洗水外溅,清洁生产。作为再优选,粉末收集池与水管通过水循环系统相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的水管与清洗筒相焊接,在焊接部设有开口相通。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上述的实用新型主要部件的作用如以下所述:
①通过电机皮带轮传动于齿轮,使绞龙旋转,有利于瓶片原料得到均匀和充分的清洗并依次运输到下一层进行清洗,直到原料清洗完排除。
②通过连接口连接形成连续式多层绞龙清洗筒,有利于瓶片来回反复清洗,彻底去除粉末。
③通过清洗筒上半部分安装的水管,往筒内冲水来进行瓶片的清洗。
④通过清洗筒下半部分的网孔把清洗下来的颗粒粉末排出到粉末收集池进行收集处理。
上述的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收购来含粉末较多的塑料瓶片长久以来依靠人工进行清洗的办法,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量,清洗后的瓶片质量好,并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而且清洗所利用的水为循环水,节能降耗,积极响应国家所提倡的节能、降耗、减排的方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管与清洗筒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绞龙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聚酯瓶片粉末清洗去除装置,包括机架6以及设置在机架6上并排上下设有的3个清洗筒1,清洗筒1下部设有网孔11。3个清洗筒1内分别设有推进聚酯瓶片的绞龙2,绞龙2由转轴14和设置在转轴14上刀片1 5组成(如图6、图7所示),转轴14之间通过齿轮9相联接,齿轮9与电机16通过皮带轮7传动联接。在最上层清洗筒1上设有进料口3,清洗筒1之间设有连接口5,并在最下层清洗筒1的末端设有出料口4。
如图3、图4、图5所示,在清洗筒1的上方设有水管10,水管10焊接在清洗筒1上,在焊接部设有开口13相通。
如图1所示,在上述的清洗筒1的外侧设有集流罩12,并在集流罩12下方设有粉末收集池8。粉末收集池8与水管10通过水循环系统相连接。
如图1所示,通过电机16、皮带轮7传动于齿轮带动绞龙2旋转,瓶片原料由进料口3依次进入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清洗筒1内来回往复清洗,每个清洗筒1上半部分安装水管10,往筒内冲水来进行瓶片的清洗,每个清洗筒1下半部分的网孔11把清洗下来的颗粒粉末通过网孔11排至粉末收集池8进行收集处理,清洗完毕后的瓶片原料由出料口4排出进入下一道处理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14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男性用防渗漏导尿装置
- 下一篇:建筑智能分布复合式能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