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MP3播放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1729.1 | 申请日: | 200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44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任平俊;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超 |
主分类号: | G11C5/00 | 分类号: | G11C5/00;G11C7/10;H05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71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结构 mp3 播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MP3播放器。
背景技术
MP3由于其体积小,便于携带,存储量大等优点,在日常生活中被越来越多的人作为欣赏音乐的工具使用。传统的音乐播放装置,体积大,占用了宝贵的室内空间;而且存储量也不大,需要经常更换CD,磁带等音乐存储介质,这就给使用者造成极大的不便。如图1所示,在组合音箱上设置有CD座7和卡座8。
为了能够改进现有技术,使得传统的放音装置吸收MP3的优点,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实施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MP3播放功能的电脑有源音箱(申请号:200420043624.3),包括主音箱和辅助音箱,主音箱中有功放电路板,主音箱中设有MP3播放电路,MP3播放电路包括DSP控制/解码单元,DSP控制/解码单元外围分别连接有记忆体、红外接收头、USB接口以及音频接口,DSP控制/解码单元的输出接功放电路;还配置一红外遥控器,用于控制DSP控制/解码单元的工作。该实用新型将硬件MP3播放器与电脑有源音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电脑处于关机状态,也可以播放MP3音乐文件。其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可广泛用于普及型台式电脑的媒体播放。
上述装置虽然将MP3与现有的音箱进行了组合,使音箱具有了MP3的部分功能。但是,由于其将MP3的结构完全与音箱结合,使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无法进行分离,其实质上是将音箱和MP3进行了合并,这样就无法实现单独携带并使用MP3的功能,限制了使用范围,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此外,需要对传统的音箱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增加了生产成本,使得音箱的结构更为复杂,不利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设计不甚合理,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空间较大,音乐容量小,需要频繁地更换音乐存储介质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音乐容量大的改良结构的MP3播放器。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将传统的放音系统与MP3结合后两者的独立性较差,使得无法单独使用MP3,限制了使用范围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两者既能单独使用,又能结合使用,方便灵活,独立性强的改良结构的MP3播放器。
本实用新型同时又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操作使用不甚方便,制作成本高,难以推广,需要对现有的装置进行大幅度调整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操作使用方便,易于改进,便于推广的改良结构的的MP3播放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改良结构的MP3播放器,包括MP3的本体,在本体上设有数据通讯接口,其特征是在所述MP3的本体上设有可与放音系统相配接的插槽或插脚;在放音系统上设有可与MP3的本体相配接的插脚或插槽。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在传统的放音系统上设置可与MP3配合的接口。这里的接口可以是插槽,而此时MP3上的接口则相应地为插脚;也可以是插脚,而此时MP3上的接口则相应地为插槽。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将MP3插上,就可以进行放音。在不需要的使用的时候,MP3可以拔出,作为普通的MP3使用,因而其使用的灵活性较高。而且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放音设备所存在的缺陷,将MP3的优点融合到传统放音设备中,以MP3替代了CD机和卡座。
作为优选,所述的MP3本体上设有耳机插孔。设置耳机插孔就可以使得MP3在不与放音系统配合时,独立使用。
为了便于控制和选择所播放的音乐文件,作为优选,所述的MP3本体的一侧设有显示屏。
作为优选,所述的放音系统为组合音箱;所述的可与MP3的本体相配接的插脚或插槽设置在组合音箱上。MP3可以与组合音响、PA功放、教学机等各种类型的放音系统连接。
配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作为优选,所述的插脚为弹片式插脚,弹针式插脚,圆形插脚或扁形插脚中的任意一种。
此外,MP3的数据传输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作为优选,所述MP3本体的数据通讯接口为USB数据通讯口,红外线数据通讯口或蓝牙数据通讯口中的任意一种。上述的各种数据通讯接口均为现有公知的技术,本实用新型将其直接移用,相关的成熟技术的内容本文不作赘述。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实施;2、占用空间小,音乐容量大,便于操作使用;3、传统的放音设备和MP3既能单独使用,又能结合使用,方便灵活,独立性强;4、制作成本低廉,易于改进,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原有的放音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超,未经李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17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气囊控制装置
- 下一篇:载有电子显示屏的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