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铰链式走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2312.7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6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富;方孔承;蒋建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全富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231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设电路线导线时的走板,主要是一种铰链式走板。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500kV输电线路的导线架设中,通常采用一根牵引绳牵引四根导线,牵引绳与导线之间是通过走板连接的。该走板的形式从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后,一直沿用至今。从20多年来的实际运用来看,此板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通过滑车时的阻力过大,导致直线杆瓷瓶串偏斜角过大、滑车两侧张力不平衡,一旦走板通过滑车后阻力消失,由于惯性的作用,导线就会以4-5倍的正常牵引速度飞速向前运动,直至运行40-50米后才恢复到正常的牵引速度。在此段失去控制的距离中,若出现导线跳槽、缠绕等问题就无法及时处理,严重威胁施工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铰链式走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铰链式走板,该走板主要由导向板总成和连接板总成构成,导向板总成后端与连接板总成前端之间通过铰链轴相连接,导向板总成前端呈自由状态;导向板总成上连接有用于与牵引绳相连接的前旋转连接器,连接板总成的后端分别连接有平衡锤总成、用于与导线相连接的后旋转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这种铰链轴的连接方式,使得走板的板身就象尾锤一样能够弯曲自如,通过放线滑车时就能随着滑车的圆弧自动弯曲,降低了走板通过滑车的阻力,尤其是在复杂的地形中,显现了普通平板式走板无法比拟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平板式走板过滑车时状况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过滑车时状况示意图。
附图标记:走板1,导向板总成2,第一连接孔2-1,连接块2-2,铰链轴3,连接板总成4,平衡锤总成5,后旋转连接器6,前旋转连接器7,牵引绳8,导线9,滑车10,第一销轴11,第二销轴12,第三销轴13,第四销轴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2-3所示,这种铰链式走板,该走板1主要由导向板总成2和连接板总成4构成,导向板总成2后端与连接板总成4前端之间通过铰链轴3相连接,导向板总成2前端呈自由状态。所述导向板总成2上表面设有连接块2-2,连接块2-1上开有第一连接孔2-1,前旋转连接器1和导向板总成2之间通过第一销轴11和第一连接孔2-1相互轴接;前旋转连接器1主要用于与与牵引绳8相连接。所述后旋转连接器6与连接板总成2后端之间通过第二销轴12相连接,后旋转连接器6用于与导线9相连接。所述后平衡锤总成5与连接板总成2后端之间通过第三销轴13相连接,平衡锤总成5由一组部件串接而成,部件之间通过第四销轴14相连接。
如图4所示,这种结构减短了走板从牵引绳8到导线9连接点的节距,使走板1通过直线上扬和转角滑车10时,由于导向板总成2前端呈自由状态,因此能随着线路的垂直和水平角度自动弯曲,从而减少走板过滑车10的阻力。增加了走板头部上翘角度,避免头部顶住滑车10。走板前端的三角部位设计成流线型,使走板通过转角滑车10时从水平方向能自动侧转到滑车10的倾斜角,达到与转角滑车10的角度一致,从而提高张力放线的效力。
采用该铰链式走板进行牵引,为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全富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全富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2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