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轴差速传动的电动车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2457.7 | 申请日: | 2007-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3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倪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锦祥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B60K17/1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兆文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传动 电动车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电机,具体是一种使用在三轮车或四轮车上的电动车电机。
背景技术
当前一般的三轮或四轮的电动车的驱动通常采用后单轮驱动,后单轮驱动的方式由于两个后轮不同时驱动,驱动的作用力自然无法平衡分配,车轮在长期的行进过程中造成磨损程度不一致,特别在速度较快时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佳;后来也有人对此进行改进将后轮的驱动改为两轮同时驱动,如专利号为ZL200520121931.3的专利文本中公开了一种由蜗轮和蜗杆配合相互配合来驱动两后轮同时行进的,这种技术相对于单轮驱动的方式,克服了单轮驱动方式车轮磨损不均匀,并提高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但这种驱动方式由于两后轮之间没有差速装置,在转弯时两后轮无法实现差速转动,仍旧存在行驶不稳定,乘坐的舒适性也不太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轴承差速传动的电动车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和两后轮的连动轴同轴设置,并设置差速传动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小巧、输出扭矩大、行驶平稳的特点。
一种同轴差速传动的电动车电机,包括壳体、电机和左、右连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通过轴承套接在电机轴上,电机转子的输出轴与一减速机构相联接,减速机构与差速器座相联接,减速机构和差速器座均通过轴承套接电机轴上,差速器输入端连接在差速器座上,差速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在电机轴和右连动轴端部,左连动轴与电机轴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右连动轴、差速器、电机轴和左连动轴依次同轴设置,壳体通过轴承设置在左右连动轴上,并将电机、减速机构、差速器座和差速器封闭起来。
所述的减速机构包括齿轮盖、一级从动齿轮、二级主动齿轮,一级从动齿轮和二级主动齿轮同轴设置,一级从动齿轮和二级主动齿轮的转轴通过轴承设置在齿轮盖上,齿轮盖再通过轴承套接在电机轴上,一级从动齿轮与转子输出轴上的一级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差速器座包括座体和二级从动齿轮,二级从动齿轮固联的座体上,座体通过轴承套接在电机轴上,座体与差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的差速器由小直齿锥齿轮和大直齿锥齿轮组成,大、小直齿锥齿轮内部的齿轮相互啮合,小直齿锥齿轮外部与差速器座的座体相连接,大直齿锥齿轮的外部分别与连动轴和电机轴相连接。
所述的壳体分为左壳体、右壳体和中间连接件,左壳体通过螺栓固连在中间连接件和齿轮盖上,左壳体、中间连接件及齿轮盖一起形成一个电机腔,右壳体通过螺栓固连在中间连接件上,右壳体在齿轮盖的右侧也形成一个齿轮腔。
在右壳体和右连动轴交接处设有油封,在所述齿轮腔内注有润滑油或齿轮油。
本实用新型左右连动轴和电机轴同轴设置,电机、减速机构和差速器座通过轴承套接在电机轴上并由壳体封闭,这种设置使得本产品的结构非常紧凑,整个体积大大减少,采用减速机构后可使输出的扭矩大大增大,差速器的存在使得车辆在转弯行驶时更加的平稳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锦祥,未经倪锦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24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轿车前排座椅滑轨
- 下一篇:一种护理用便携收纳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