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温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2639.4 | 申请日: | 200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7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峰;金阮奇;许家安;周志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艾默樱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7 | 分类号: | F16K11/07;F16K31/7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1835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热水混水阀,尤其与冷热水混水恒温阀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热水混水龙头通常采用陶瓷阀芯手动调节,在自来水压力不稳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出水温度冷热不匀,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适,严重时还会发生烫伤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既可任意调节出水度,又可在使用时无论水压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出水温度恒定不变,安全可靠的恒温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恒温阀,包括阀体,出水接头,快开阀芯,流量手轮,温控手轮,热水进水接头,冷水进水接头及恒温阀芯,在阀体内设有腔体,恒温阀芯设于阀体内腔体一端,恒温阀芯一端与温控手轮连接,在阀体壁内设有流道,流道一端与热水进水接头连通,另一端与恒温阀芯的热水进口连通,冷水进水接头与恒温阀芯的冷水进口连通,恒温阀芯的混水出口与腔体连通,腔体与快开阀芯进水口连通,快开阀芯出水口与出水接头连通。
所述的恒温阀,其恒温阀芯包括混水套,弹簧,温控棒,外套,连接帽,压盖,活动圈,外套调节螺丝,止逆套,调节轴及卡簧,温控棒与活动圈螺纹连接,温控棒一端设于外套内,温控棒另一端顶着弹簧并设于混水套内,外套调节螺丝设于外套螺丝孔中,其一端与温控棒的一端接触,在外套上设有凸台,连接帽套在外套上并顶着凸台,连接帽设于压盖内并与调节轴螺纹连接,调节轴与压盖活动连接并通过卡簧轴向定位,止逆套套在压盖一端,温控手轮套在止逆套上,在温控手轮上设有控温按钮,在止逆套上设有控温凸块,控温按钮与控温凸块相对应,恒温阀芯的热水进口及冷水进口设于混水套的圆周侧面,恒温阀芯的混水出口设于混水套的前端。
所述的恒温阀,在恒温阀芯的混水套的热水进口的二侧圆周上各设有O型密封连接。
所述的恒温阀,在恒温阀芯的活动圈与混水套之间设有O型密封连接,且O型密封连接位于混水套上的热水进口与冷水进口之间,在活动圈上设有冷水回流孔。
所述的恒温阀,其流量手轮与快开阀芯之间以及温控手轮与恒温阀芯之间轴向皆通过螺钉固定,在流量手轮及温控手轮上各设有盖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通过设于阀体内的恒温棒自动调节,保证了在使用时无论水压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出水温度恒定不变,防止了烫伤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人们用热水的舒适性,同时大大提高了冷热水混水龙头的品位和档次;(二)是结构设计合理,使恒温龙头的结构更加合理紧凑,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恒温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恒温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恒温阀的恒温阀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艾默樱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艾默樱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2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液检验试片
- 下一篇:防回压泄漏的空调油封